曹志渊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44700412
本馆由[ 丹枫细雨 ]创建于2010年11月18日

曹石公先生传略(逝者先父)

发布时间:2011-08-14 12:48:23      发布人: 丹枫细雨

经师、人师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陈  翊  荣

 

       曹石公先生字贞吉,湖南益阳市赫山区南溪千家洲人,生于1895710(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闰五月十八日)。幼颖悟,好读书。肄业于湖南省立高等师范学堂时,常偕同学游岳麓山,其咏枫林峡爱晚亭诗中有“翠添千嶂雨,红挟半林霜”之句,唐人句意,自然融入。毕业后,立志献身桑梓教育事业,先后担任益阳县立各小学校长,女子职业学校、私立信义中学及滨湖各县中学国文教员,并几度任益阳县立龙洲师范语文教员。先生之父讳筠生(前清禀生),母周氏(益阳新市渡人)以儒家道德及勤俭持家等教育子弟,要求极严。先生受其陶冶,在龙洲任教时,着大布之衣,虽长袍马褂,亦系棉织品;行不趋,坐必正,无急言厉色,彬彬有礼,和蔼可亲。

       先生上课时,众学生在纷扰叫嚷之际,见先生至,立即肃静端坐,用心恭听。先生讲课,先将旧课略为询问,导入新课,从容清晰,段落分明,深入浅出,解释周详,无遗无漏,不蔓不枝。讲完后,启发学生提问,或巡行学生座位行列中,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遇学生思想行为有不妥之处,立即纠正。在批改作文卷时,除注意谋篇布局、文字结构等外,对思想内容,亦极重视。认为文人无正确思想见解,余不足观。受其教者,如沐春风化雨,自然潜移默化。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犯湘,先生目睹民族国家灾难,求亡孔急,为使教育事业不致中辍,随信义中学迁校山城,不计险阻,乘一叶扁舟,溯资江而上,坚持执教于安化东坪等地,激发青年以抗日救国为己任,并率先送17岁之爱子志源投笔从戎,以身许国。1985年,志源于美国发表十余万字之《少年行》一书,以悲壮激昂笔调,详写抗日史实,以纪念抗日胜利40周年,并以怀念先生之大义忘亲,使其得忠孝两全。该书风行台港,台北教育当局推荐为优良读物和中学参考书,香港学生于一九九一年选为十种好书之四。先生在辗转流离中,对子女教育,亦不放松。志淳(建璋)启蒙时,即令读《孟子》,并全册背诵;亦随时以陆游“示儿”诗及白居易伤离乱等诗教之,以激发其厌战乱、思家乡之抗日爱国心怀。当子辈吟诵至“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等句时,全家黯然,联系当时实况,对日寇莫不切齿痛恨。

       先生关心桑梓,尤热衷于乡土文化,当其同事编乡土教材《益阳之胜地与名人》时,先生提供资料,热心支持。益阳私立信义中学出校刊及抗日画刊时,先生为其题辞,并协助宣传。先生亦笃于师生之谊,确能视学生如子弟。勤于启发扶持,影响深远,故能博得景仰怀念。有学生王运开在县立六校任教,因病逝世,先生为联挽之:“乡校树良规,童蒙广被甄陶惠;名山怀故旧,风雨都成痛悼声。”言简意赅,一往情深。死者哀荣,生者感动。

  先生对古典文学,尤其是文字学,有高深造诣。文宗桐城,而变化于湘乡之间,主张义理、考据、辞章合而为一,简洁踏实,始称佳作。同事曾籽香(宗鲁)先生(禀贡生,益阳十才子之一)誉其为桐城派健将,实非过奖。

      1949年,祖国遭逢剧变,先生结束其一生30多年之教育事业,过着艰苦的生活,于19586月去世,享年六十有三。先生德配盛氏一生操劳家务,抚育儿女,先于1950年病逝。继承先生衣钵与家务者,有长子效时(霖苏)、三子志渊、四子志源、幼子志淳(建璋)及现居家乡与美国之孙辈与曾孙辈多人。霖苏先后毕业于益阳龙洲高小、湖南省立长沙高中师范学科,抗日开始时在武汉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滇缅抗日远征战役,迄至胜利,时任荣誉第一师营长,随军接受青岛地区日军投降。嗣应其老长官新疆警备总司令宋希濂将军之邀,以廿五之年,出任国军团长,戌守南疆边城轮台有年。19501960年代初期,由台湾多次赴美受训,先后毕业于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步兵学校及美国海军两栖战术班等校,返台后出任步兵学校总教官,海军陆战队参谋长。七十年代,于三军大学教授任内退休。此前并曾至南朝鲜及琉球之美军部队中实习考察。退休后侨居美国,依女生活。其女以珍为贝勒医学博士,波士顿李海医院外科主治,现执教塔虎茨医学院。志渊长驻台北,历任中央通讯社记者、编辑,特派员,著有《梦魇》、《福禄寿喜》、《下里巴人短篇小说集》等书,颇著文名,于中央通讯社研究部主任任内退休。志源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系及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并获美国华府美利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馆外交官、驻休士顿领事等职。继任美国休士顿浸信大学政治科学教授30年后荣休,从事写作,常有时评政论,发表于海内外报刊,另出版著作多本传世。建璋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湖南某中学副校长、湖南某市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委员,现已退休。

       先生兄弟姐妹多已亡故,其六弟圣芬先生是湖南在海外的爱国政治名人。圣芬先生于1926年毕业于益阳龙洲高等小学,后在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新闻系毕业,并入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研究。过去40年来,历任国民政府秘书、总统府局长。重庆及南京时代,曾担任国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侍从新闻秘书十余年。赴台湾后,任中央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国民党中央第四组主任,中央日报董事长、社长,中央通讯社董事长,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中央评议委员等职。1990年退休,曾为台湾两岸交流基金会名誉董事之一,及总统府国策顾问等,从事促进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及国家和平统一工作。著有《新闻评论》、《从溪口到成都》、《怀旧忆往录》等书。

      先生去世,已五十余年,我违师教已60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音容如在,当终身服膺。惜先生以一代名懦,生平写作,尽付秦燔,无可留供后人作纪念为可慨耳。先生逝后安息兰溪,其门生蔡杞材先生(湖南省政协主任)等曾专程至先生坟前扫墓,缅怀师德,鞠躬致悼。又旅美学生刘勉之(伟民)君等寄来怀念先生诗文多件,因篇幅有限,择一二同刊于后。 读来如温师教,如沫春风,益增慨叹怀念。

 

           永怀先师曹公贞吉

刘勉之(居美)

  古文家法重桐城,一字安排四座惊。

  立雪久惭辜渥眄,天涯回首百无成。

  *刘勉之先生之女公子姗姗,多年前求学休大时,曾为侨社名媛,现服务外交界,任驻波士顿代表处副处长。

 

曹石公老师教诗

陈邦宪

  文怕不通诗异体,诗怕太通兴赋比。

  诗有别才非关学,诗有别致非关理。

  欲精格律入诗门,熟读唐诗为根底。

  情激感怀抒诗文,矫揉写作事无济。

 

怀曹石公老师

王维立

  晚清文派重桐城,一脉相传足主盟。

  故纸堆中寻绝学,尊经阁下课门生。

  洲边芳草师何在,山上灯光铎有声。

  四百余年弦诵地,春负依旧听婴鸣。

  注:本文原载湖南省文史资料人物志。

 

 (注:此文作者系石公先生之学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