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馆-谯国夫人、元善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36065
本馆由[ 花生壳壳 ]创建于2024年01月31日

试谈冼夫人文化在粤西地区的影响 5

发布时间:2010-03-12 16:38:46      发布人: 花生壳壳

4、仁爱待人,维护民族团结。

①冼夫人广施仁爱,多次调解部落间的怨隙,又规谏阻止其兄掠夺旁郡,因而得到附近部落十余万家的拥护,海南一千多洞俚人也慕名归附。

②冼夫人同冯宝联婚后,她“约诫本宗,使从民礼。”劝俚人接受汉人封建礼教,改造旧习。在此影响下,交州之北的乌浒人腊头食人遗风也得到改造。

③冼夫人的一切活动,有利于民族隔阂的消除。由于长期汉、俚通婚和封建礼教的执行,使俚人大量融合到汉人中去。所以,南朝是岭南地区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

5、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冼夫人“幼贤慧、多筹略”就是德才兼备;

②冼夫人“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她又规谏其兄以德服人,因而获得俚人的拥护。

③婚后,冼夫人“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她依法办事,公正廉明,岭南从此大治。

6、继往开来,积极扬弃。

对越人前期的文化,冼夫人也继承下来。例如:

①铜鼓文化。铜鼓是越族首领用来鸣号通知开会议事的,又是作战时作为动员的号令。冼夫人在世时,把铜鼓文化保留下来,直到唐代还很流行,但只是作为社祭活动的一部分。

②继发纹身文化。纹身是俚人的旧习俗。唐代诗人柳宗元出任柳州刺史时曾写过一首诗《登柳州城楼寄汀漳连封四州》,其内容是:“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拈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纹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可见唐代俚人纹身还是很普遍的。冼夫人在世时,也把纹身文化保留下来。直到现在,雷州半岛和海南一带,还有少数人有纹身的习惯。至于断发,则一直保留到现在。

③喜食蛇、蚌、蛤贝文化。古代俚人喜食蛇和水产品。在冼夫人时代一直继承下来。至于食蛇,现在仍是广东人食文化的一部分。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