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馆-谯国夫人、元善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36065
本馆由[ 花生壳壳 ]创建于2024年01月31日

试谈冼夫人文化在粤西地区的影响 6

发布时间:2010-03-12 16:39:17      发布人: 花生壳壳

②继发纹身文化。纹身是俚人的旧习俗。唐代诗人柳宗元出任柳州刺史时曾写过一首诗《登柳州城楼寄汀漳连封四州》,其内容是:“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拈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纹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可见唐代俚人纹身还是很普遍的。冼夫人在世时,也把纹身文化保留下来。直到现在,雷州半岛和海南一带,还有少数人有纹身的习惯。至于断发,则一直保留到现在。

③喜食蛇、蚌、蛤贝文化。古代俚人喜食蛇和水产品。在冼夫人时代一直继承下来。至于食蛇,现在仍是广东人食文化的一部分。

(四)冼夫人文化在粤西地区的影响

在粤西地区,流行着一本《冼太夫人真经》手抄本。该书成为书在何年代,已无从稽考。但据文字来看,估计大约成书于冯氏家族的鼎盛时期(公元621至650年左右),内容主要是依据《隋书·谯夫人传》写成的。后来在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高州南盛(现化州)劝善堂把该书补充整理,成为现在这个样本。另一篇是《歌颂冼夫人新歌》,其内容和文字,大概成书于清末民初。这些经书和新歌,在高州城和长坡旧城、石鼓和南盛一带比较流行。冼夫人的文化内涵,在粤西地区,其影响力是较大的。无怪乎在高州和茂名一带,无论大人或小孩,对冼夫人是较为熟悉的。冼太庙之多,在全省是罕见的,这是一种信仰。现在,高州和茂名一带,民风纯朴,这和冼夫人文化影响是有关的。所以,冼夫人是越、汉民族融合的桥梁和纽带。冼夫人的形象和文化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在粤西地区,其影响是较深的。

但在某些地方,有些群众在敬仰冼夫人的同时,又把冼夫人当为神来膜拜,因而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这一点是应当注意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