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粤剧关注青年
除了对艺术一丝不苟,红线女的品德也被学生铭记,“老师常教我们,要做好人才能做好戏”。
“粤剧看前辈也看年轻人,责任实质是在年轻人身上!”这是她一直强调的。
11月26日,由红线女艺术中心主办《粤剧情系我心》—广东粤剧学校78届四十周年志庆晚会在中山纪念堂上演,当晚红线女携弟子曹秀琴、郭凤女等同台演绎多首经典名曲。这种师生同台、别开生面的形式也是第一次。有弟子表示:“红老师是我们第一任班主任,我们想让她看到我们的成长。”
红线女亲自担任这场晚会的艺术总监,并且对晚会策划和节目排练都进行了十分具体的指导,当晚的曲目全都是他们的经典作品,红线女和同学们最后则压轴合唱一首经典《荔枝颂》。正如红线女所说:“40年的艺术积累和情感积淀,早已超出一个班集体聚会的普通意义。”
演出当晚,国家一级演员、红线女入室弟子郭凤女告诉记者,这场演出是同学们的共同意愿:“我们是在那个特殊年代因粤剧招生而走到一起的,同学之间的情谊非常纯真,现在已经很难找回当时那种纯真了。还有就是,有红线女老师,才有我们这个班。当年是老师去番禺招我来,手把手教我唱戏、练功,才有了今天的我。这场演出,更多是同学们为表达对老师思念与感恩的一次汇报。”
除了对艺术一丝不苟,红线女的品德也被学生铭记心底,“以前,老师常教我们,要做好人才能做好戏。”郭凤女表示,除了传授艺术技巧,红线女的为人处世也深深影响了她,即既要拼搏艺术事业,也需时刻谨记回报社会。
受红线女影响的远不止郭凤女一个人。国家一级演员、江门市粤剧团艺术总监余阳丽就是被红线女从湛江招来广州的,当时她只有10岁。“当年自己对眼前的艺术大师并没有概念,只知道她很关心我,很亲切。“
作为特困生,余阳丽没有能力购买入读粤剧学校所需的席子、蚊帐、被子等生活用品,红线女等老师就帮她购置,“我记得,学校还帮我买了一件卫生衣,等于现在的保暖内衣吧,还有一件短装军外套……”
不仅仅是自己的学生,红线女也时刻关注如今年青一代对粤剧的喜爱和学习,为“南国红豆”培养新苗,是她的毕生夙愿。在红线女艺术中心里,每到周末常常能见到孩子们的身影。直到如今,红线女还一直手把手培养未来的粤剧“种子”。一些从三年级开始跟“红老师”学习的孩子,如今已经升到初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