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祭母——深情祭奠慈母逝世一周年
去年的今天(2013年农历十月十一)下午1点51分,是我83岁高龄伟大母亲的谢世之日,也是我一生刻骨铭心的日子,更是我最最悲痛的日子……
去年的今天,母亲驾鹤仙去,儿子深感天崩地裂,脑海一片迷蒙,心情异常沉重,心里撕肝裂肺,莫大的悲伤剜割我悲痛的心灵……
母亲去世后,我天天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母亲的身影时时浮现在我眼前,每到晚上,我一躺下,眼前全是我那慈祥、勤劳、善良、节俭、坚强、伟大母亲的英容笑貌。失眠形成的惯性,使我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彻夜难眠,以泪洗面……
母亲的葬礼,是在她谢世十一天之后的11月24日(即农历十月二十二)晨早进行的。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送葬时间,我双手端着母亲的遗像,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在近200人的送葬队伍里,双眼淌着悲伤的泪水,心痛神伤。从出殡到墓地近5公里的路程,母亲的灵柩,虽然有从老家4个村挑选出来的两班人共16个精壮马悍轮流抬护,还有16个壮劳力两边扶灵。但母亲结实厚重的棺木和雨后路滑、还有500多米陡峭的山路,这叫我十分担心母亲灵柩路途的安危。抬扶和护送母亲灵柩的父老乡亲,十分的卖力,百分的协作,千分的虔诚,万分的小心,原计划三个小时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就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地把我母亲送上了山,我母亲按预定时间提前了近一个小时到达她的长眠之地。
在母亲的送葬队伍里,我看到有80多岁高龄的长者,有不满10岁的幼小,有伯娘婶婶们,有哥们兄弟们,全是父老乡亲。事后他们自己都说,我母亲的葬礼,我老家所在村民组的父老乡亲、新街和老街的乡邻、族人和亲戚,他们冒着严寒、脚蹬山路、跋涉几公里,自发为我母亲最后送行。
今天,我站在母亲的坟茔前,凝望墓碑上母亲的遗像,我睹像思母,触景伤情,刻骨铭心的伤痛照样剜割我悲痛的心灵,这种切肤之痛永远无法磨灭,让我如鲠在喉。
今天,我虔诚站在母亲的坟前,秉烛燃香,烧钱化纸,祭奠母亲周年,追忆逝去的母爱,怀念曾经的亲切,泪水涟涟中放飞儿子的哀思……
母亲生于1931年(民国20年)农历全月初二,一生坎坷,历尽艰辛,勤劳朴实,忠厚善良,为人慈怀,处事和谐,生活节俭,遇事坚强。在那极其艰难困苦的年代,养育了我们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为我们兄弟姊妹操劳了一生,含辛茹苦了一生,把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我们兄弟姐妹和她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身上。在50~80年代极其困苦的岁月,她用瘦弱的肩膀支撑起一个近10个人的家,用一生的心血凝固着我们兄弟姊妹的情意,用汗水和泪水抚育我们从幼年到成人,把我们兄弟姊妹五人拉扯成人、成家立业,使我们拥有了各自的家庭,母亲,是我们最伟大的母亲!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永远铭记母亲的艰辛,永远铭记母亲的慈爱,永远铭记母亲的恩赐。在她有生之年,我虽然尽最大努力尽心尽力赡养她、孝敬她、服侍她,但我深感孝道未尽忠,孝心未尽完,她就离我们而去,深感遗憾,惭愧有加,只好来世再报养育之恩......
我最敬爱的母亲,您这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一路安好!天堂的日子滋润吗?我为您选的乐土,您坐拥的是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层峦叠峰、连绵起伏的从綦江天台山到达县雷音铺山长达260公里的铜锣山,向东直望,张家梁、双马脊、大兴寨、关口山、明月峡山,五层山峦,渐次突起,山山呈宝,峰峰碧绿,浓墨尽染;唐家大河、铜钵河呈弧线曲躺在你视线的广袤大地,两岸良田千顷,炊烟袅袅,万家灯火,生机蓬勃。真可谓是“日进千顷良田,夜纳万盏明珠”之地,昭示着“千山富贵荫子孙、万岭福禄泽世代”。
自从娘亲驾鹤去,儿子哀愁无知音,常常深夜悄悄话,不知说与谁人听!母亲,你可知道,儿子无时不在思念您……我的母亲,我一生伟大的母亲……
我敬爱的母亲,您的儿女子孙虽然与您天各一方。但您在有生之年已经超负荷完成了您的人生使命,践行了您的人生承诺,您的平凡与伟大、德高而望重已经完全可以告慰平生,流芳百世。您在天国乐土应该歇息人生旅途,安心休息,九泉含笑,天堂安息!儿女子孙为您祈祷,为您祝福,更为您骄傲!
孝子贤孙 写于公元20014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