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德里克·帕菲特
据哲学网站Daily Nous消息,当代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德里克·帕菲特 (Derek Parfit)于2017年1月1日去世,享年74岁。其代表性著作,即1984年的著作《理与人》(Reasons and Persons)享誉世界。2011年《论重要之事》(On What Matters)则是其之后最重要的伦理学著作。这两本书都有中文版出版。
帕菲特被英美哲学界普遍誉为当代最伟大的道德哲学家,曾获得Rolf Schock哲学奖。他对规范道德理论、元伦理学、个人同一性、时间与死亡、哲学的未来等议题的深入思考,均在哲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1984年的著述,理与人(Reasons and Persons)在世界学术界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被广泛引用,也被不少高等学府推荐给学生和大众。
1942年,帕菲特在成都出生。他的父母曾在成都当地的教会医院教授预防医学,帕菲特出生一年之后全家便返回英国,定居于牛津。十岁时他被父母送到寄宿学校,曾就读于著名的伊顿公学。
少年时代,帕菲特就读于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他从小就有文艺情怀,非常渴望能成为一名诗人。但随着青春期的结束,他的“诗人之路”也就此停步,随后展示出惊人的学术才华。1961年帕菲特进入牛津大学,主修历史专业,毕业后获得哈克尼斯奖学金,并于1964年顺利毕业。随后两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担任研究员。也是在这一时期,他放弃了历史研究转向哲学领域,并成为牛津大学最富名望的万灵学院的研究员。直至2010年以荣休研究员的头衔退休。万灵学院研究员职位并无教学任务,帕菲特频繁前往美国的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和罗格斯大学任教。
帕菲特的妻子珍妮特·拉德克利夫·理查兹(Janet Radcliffe Richards)也是一名哲学家,研究领域为生物伦理学和女性主义。这是两位习惯独立生活的个体。一个在牛津,一个在伦敦,两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聚少离多,直到2011年才正式登记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