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县党史摘录梁心明初期革命史料(二)
1938年3月以后,张守魁逐渐由被迫抗日转为反共。他亲自到训练班,有意拨弄是非,制造矛盾,并勒令训练班立即停办。张守魁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广大学员的强烈不满。他们在指导员梁心明的组织下,成立了"学生会,和张守魁进行有组织的斗争。
9月,又由梁心明主持,在城南龙王庙联保处召开林县青年代表会,发起成立"林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会议通过了林县青年抗日救国会章程,把动员、组织广大青年抗日救国作为该会的宗旨、会议选举了林县青年抗日救国会领导机构、共产党员梁林庄、进步青年李长寿当选为领导成员。
青年抗日救国会的成立,给傍徨中的广大青年指明了抗日救国的道路,各区纷纷仿效建立抗日救国会。广大爱国青年的抗日热情,引起了国民党林县县政府的严重不安,他们采取种种卑劣手段,威胁利诱进步青年,分化瓦解青年抗日救国会。林县青年抗日救国会成立两个月后,被迫停止活动。后来,梁心明以八路军林县工作团团员的名义继续在林县从事抗日活动。
1938年2月,国民党冀察游击支队(1938秋改编为新编第五宰")司令孙殿英率部溃退林县,司令部驻盟阳村。孙殿英的部队是支杂牌军。蒋介石将孙殿英部调到黄河以北,目的是借日本人之手剪除异已。孙殿英也正是利用了蒋介石对其鞭长莫及的弱点,口头上拥戴蒋介石,暗中却与日本人勾结,以避免遭受日军的击。另一方面,孙殿英慑于全国人民和军队抗日怒潮的压力,同时为了扩充实力,借以加重向蒋介石讨价还价的筹码,所以不得不打起抗日的招牌,与八路军拉关系。我党从抗日大局出发,对孙殿英采取了团结、争取的方针。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曾派干部到孙殿英部工作。1937年下半年,在我党派往第一战区进行统战工作的朱瑞领导下,"孙部中的共产党员成立了党组织。而后,我党又派共产党员李睹、严辛吾到孙部做党的地下工作。孙殿英部队中的中共党组织直接受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同时,和中共林县中心县委有横向的联系。·我党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与此同时,应孙殿英的邀请,八路军一二九师派出20多名干部,帮助其训练骨干,于林县黄华举办新五军青年团训练班,在林县、安阳、汤阴、涉县招考学员,进行培训。
新五军青年团训练班总负责人是孙殿英,教育长是八路军一二九师派到孙部的共产党员姚亮(又名姚鸣),教员、政训员、工作人员都是八路军派去的。训练班设三个大队,学员最多时有500多人。学习内容和林县军政干部训练班大体相同。9月训练斑由黄华迁到桑园,后又迁到新五军司令部所在地盘。蒋介石为了控制孙殿英部,10月,派贾午任新五军政治部主任。贾午到孙部以后,完全控制了训练班。11月初,贾午宣布训练班要开到山西晋城接受国民党军队的改编,引起了学生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逃离训练班,参加八路军。
为进一步搞好党的民运工作,1938年11月,中共党组织从洛阳派张汝则以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联络参谋的名义来到林县,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动员群众起来参加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