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38138370
本馆由[ 后继有人 ]创建于2010年09月21日

新乡百年大事记摘录

发布时间:2011-10-26 15:43:17      发布人: 后继有人
1941年(民国30年)
    春,原武、阳武(后两县合为原阳县)旱荒。贫苦农民为了活命,自发组织起来,以“活命均粮”为口号,向地主讨粮,俗称“吃大户”。此活动始于原武县辛庄,后波及原武、阳武两县许多村庄。
    5月21日,新乡县南降雹,大者如卵,伤10余人, 受灾面积南北长5里,东西60余里,农作物尽毁。
    5月, 被日军霸占的武陟县木柴店成兴纱厂迁到新乡(今新乡市化纤纺织厂),次年1月开工生产。
夏,获嘉大旱;秋,蝗蝻遍地;冬,逃荒折载道。南阳屯177户,讨饭者85户,卖儿卖女者16户20人,34 人被饿死。
    7月1日,鲁西与冀鲁豫两区合并,仍称冀鲁豫区,辖7个地委,六地委即原来的二地委,赵紫阳任书记。长垣、封丘党组织属六地委领导。
    8月, 一名日军在汲县(今卫辉市)八里屯冯姓瓜地抢瓜,被冯家父子三人打死,日伪军闻讯开来数百人,烧死冯全家,烧毁房屋500余间。
    8月3日,长垣县发生暴风雨雹,雹深二三寸,庄稼受害。
    9月 中共豫北地委组建新辉获县委,梁心明任书记,刘方生任组织部长,陈国香(后为徐云)任宣传部长。梁、刘、徐在农村以教书为名,坚持秘密工作。1943年12月该县委撤销。
1942年(民国31年)
    3月29日,日军出动汽车10辆,向长垣县岸下、赵堤、连庄、找寨一带“扫荡”,逮捕共产党员陈春景及160 名群众,押送到开封监狱后,有的被送往东北当劳工。
    4月,封丘城内东街居民张宗晋乘黑夜潜入日军汽车队驻地,用炸药炸毁汽车两辆,8月, 又炸日军特务机关新民会,炸伤汉奸三人。春、夏,新乡各县发生严重旱灾、蝗灾;加上日军“清乡”掠夺,造成罕见灾荒饥馑年。灾民流离失所,逃荒要饭,许多村庄饿殍枕藉,十室九空。1943年灾情继续蔓延。
    春 ,冀鲁豫六分区建立滑(县)、浚(县)、淇(县)、汤(阴)、延(津)、汲(县)、封(丘)七县办事处,主任邢宣理,副主任郭省吾,主要任务是负责平汉路东侧地下交通和情报工作。
    5月29日,西田庄、 仁里屯(今属卫辉市唐庄乡)一带骤降冰雹,大如鸡蛋,地面积雹二三寸,麦穗全被打光,人畜有伤亡。
    7月13日,阳武县(后合原武县合并为原阳县)大宾乡佛教会组织会众抵制伪政府所派粮款,日伪军100多人出动“清剿”。佛教会长孙广胜集合孙堤、温堤、田庄、马头、费辛庄等村佛教会员数百人,与敌人肉搏拼杀,打死3个日本兵、4个伪军,孙广胜等12名佛教会员战死。
    9月24日,阎鸿玉部副司令任凤山, 经过共产党人做工作,率部起义,士兵编入民军第四路和独立支队,任凤山任支队司令。
    11月18日,日本警备队长吉田、伪获嘉县长王成雷、皇协军大队长唐石清带部属“清乡”。在获嘉大辛庄抢粮17万斤、牲畜672头、大小车200多辆,纵火烧毁房屋4800间,大辛庄全村变成废墟。
    12月,冀鲁豫区实行精兵简政,原五、六地委合并为四地委,张玺任书记。
    12月,冀鲁豫四地委在濮(阳)、滑(县)、东(明)、长(垣)四县边区建立中共滨河县委,书记蒋中岳、组织、宣传部长张萍,民运部长鲍鸿宾。翌年1月,建立滨河县抗日民主政府,郭涤生任县长,陆续设置财政科、民教科、司法科、武装科、公安局、工商局、交通局等职能机构。滨河县在濮滑东长四县边区开辟6个区,方圆300多平方公里,120多个村庄。
1943年(民国32年)
    2月 ,中共河西工委书记许荫森被国民党顽军邵鸿基(原国民党政府冀中地区专员)部抓捕,河西工委解体,所辖长封、城西两个工委划归中共卫南县委领导,长垣城东党组织由滨河县委领导。
    3月6日,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和滨河县独立支队在大苏庄围剿邵鸿基部,打死、打伤及生俘邵部官兵400 余名。
    4月5日,国民党中央监委委员、河北省主席兼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与新编第五军军长孙殿英率部投降日军,进驻新乡。
    4月23日至25日,日军“扫荡”辉北(今辉县市北部)山区,在18个村抢粮2160石、棉花4594斤、牲口23头、农具1099件。
    春,冀鲁豫三分区敌工部建立长垣敌工站,负责对长垣、东明、封丘、兰考四县的敌人开展政治攻势。
    春末,一二九师新一旅第一团解放汲县(今卫辉市)北部山区。5月22日,一二九师汲淇工作组在柳树岭村召开大会,成立汲县抗日民主政府,尹仲生当选为县长。抗日政府宣布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区、村公所,废除国民党统治下的一切苛捐杂税,实行根据地的合理负担办法。8月,中共汲县县委建立,李泽任书记,阎镇任组织、宣传部长。
    7月,辉县(今辉县市)抗日民主政府在水泽窑村建立,赵霖任县长。10月,中共辉县县委正式建立,王云清任书记,组织部部长牛毅,宣传部长余踪。
    7月,原武中学党支部建立,卞明安任支部书记,隶属于中共修武工委。这是原阳县第一个党支部。
    7月30日至8月19日, 冀鲁豫四分区十六团、二十一团、骑兵团和人民自卫军新四路发起卫南战役,打击盘踞在滑县南部的伪二十四集团军第六军。此役歼灭伪六军主力5600余人,收复卫河以南大片地区,延浚汲淇四县边区由敌占区变成游击区。
    7月,中共延津、浚县、汲县(今卫辉市)、 淇县四县边工委在原屯成立,李先贤任书记,范泽任组织部长。
    7月,伤寒病在辉县(今辉县市)、获嘉大流行, 一村往往有数十数百人死亡,仅淹沟村(今属辉县市)不到5天,死亡者达360人之多。
    9月8日 ,太行第七地委、专署、军分区在林县(今林州市)成立,辖林县、汤阴、淇县、新汲、辉县、获嘉、汲县(今卫辉市)7个县,地委书记高扬,专员艾大炎,军分区司令员皮定均。七地委确定以林县为基点、巩固阵地、向南扩展局面的方针。
    10月,辉县(今辉县市)圪针庄一带大风,大树拔起,院墙刮倒,夏至秋,连刮5次。
    11月,太行区党委城工部新乡城市工作委员会(即新乡各界人民抗日救国联合会)在辉县(今辉县市)宝泉成立,杨珏为书记,米光华为副书记,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抗粮抗捐,瓦解敌人,扩大抗日力量。
    12月 ,太行七地委建立中共辉(县)(获)嘉县委,刘方生任书记。翌年3月5日,辉嘉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辉县杏树庄成立,县长刘西瑞。辉嘉县在辉县南部、获嘉北部和新乡县西北部发展,共建立8个区级政权。
    同年,新乡流行霍乱。
    同年,获嘉发生大灾旱,蝗灾,田园荒芜,饥民抓食于市。据统计,逃荒者34654人,卖儿卖女者56928人,饿死者18709人。
    同年,日货大量涌入新乡,民族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原有12家蛋厂,仅剩7家,职工由 3 000人减至 250人;小铁工厂、针织业也只剩 4家。
[page]
1944年
    3月28日, 八路军太行第七分区的侦察队在新乡县秀才庄(今属大块乡)一带执行任务,被汉奸伪保长告密,陷入日伪军重围,一哨兵当场牺牲。经激战后,除卫生员周太生脱险外,46位侦察员陷入敌人魔掌,4月7日,被日军杀害于陈堡东北地。后葬于市烈士陵园,即“四十七烈士”。
    4月1日,滑县日伪警备队第三大队长苗清华率部起义,中共冀鲁豫四地委将其编为“四县边抗日游击大队”。
    5月11日,冀南、冀鲁豫两区合并,成立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又称平原分局),辖12个地委,原四地委改为九地委,张国华任书记(后为赵紫阳),杨锐任专员,赵随金任军分区司令员。
    5月16日,汲县(今卫辉市)一区发现长30华里、宽15华里的蝗虫带,已吃麦苗900余亩。该区集中1219人,半天捕捉蝗虫4300多斤。
    夏,新乡县城关第一区公所和第二区公所及商会创办私立三育中学。1946年2月, 易名为新乡私立河朔中学。1952年3月24日, 改为新乡市第三初级中学(今新乡市第四中学)。
    6月 ,太行区八路军发起夏季攻势。6月3日,七分区部队再克薄壁,拔除庙岗据点。6月7日,七分区一团在辉县独立营、汲县县大队配合下,攻克日伪军安插在新辉汲三县间的重要据点张村,俘伪军130余人。
    7月 ,日本侵略者掳掠原阳县青年农民240多人,到日本神户、大阪、石川等地充当苦力。日本投降后,这批劳工返回祖国,但他们中有的死在日本,有的因伤致残。
    7月,长垣发生严重蝗灾,飞蝗敝日,势如狂风, 五昼夜不散,全县秋禾损伤殆尽。
    8月,天主教在新乡创办辅豫中学, 德国传教士舒德利用学校宣传天主教义。该校于1951年改为新乡市第一初级中学(今新乡市第二中学)。
    10月17日拂晓,日军骑兵300人,伪军1000余名,包围了滨河县中心区小渠村(今属长垣县武丘乡),残杀无辜同胞600多人,造成骇人听闻的“小渠惨案”
    10月,八路军太行第七分区司令员皮定钧,率部消灭驻辉县杨闾川、张村的日伪军。新乡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辉县麦窑村成立,汪洋任县长。辖辉县东、汲县以西、新乡城北三角地区,建立4个区政府和县独立团。
10月,获嘉县最大的私立学校——净云学校正式建立,首招新生180人,学生交少量学费, 不足部分由校长张安甫筹措。
    秋,太行区党委书记李雪峰、副书记赖若愚巡视辉嘉县,对该县发展农会和民兵的工作给予肯定。
    秋,日本侵略军通过所谓“合作社”以低价强购粮食,加之地方强征,农民每亩约出粮百余斤,杂差款1000余元,人民苦不堪言。
    12月,汲淇联合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巩培基任县长;中共汲、淇县委合并,李泽任书记,赵涛任副书记。
    同年,日军一列车由黄河南岸开往新乡, 火车司机李永录(共产党员)根据党的指示,在获嘉忠义至亢村之间,以八路军攻击列车为幌子,突然加快车速,致使列车颠覆起火,物资被焚。
1945年(民国34年)
    1月6日至15日,美国空军轰炸平汉铁路新乡段、新乡火车站、潞王坟火车站、飞机场、日军营房、油库等。
    1月17日, 《新华日报》(太行版)报道汲县(今卫辉市)狮豹头村减租减息运动,介绍了该村兼顾租佃双方的利益,既减租减息,又交租交息的做法。
    l月,太行第七专署新乡办事处建立,张天性任主任,其任务是组织力量,迎接反攻,收复新乡县城。
    1至2月,太行区第七、第八分区主力部队在地方武装紧密配合下,发动了道清战役。肃清了道清铁路两侧的日伪大小据点,收复了1750平方公里的土地,解放了75万人民。俘虏日伪军1800多人。
    2月12日,中共修(武)获(嘉)武(陟)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获嘉徐营成立,梁心明任县委书记兼县长,隶属于太行七地委、七专署。修获武县陆续建立徐营、中和、程封、郇封4个区政权。
    2月,新乡各县沦陷区内钞票贬值,通货膨胀。 物价与战前相比,盐、火柴各涨价350倍,小米涨价300倍,小麦涨价230倍,日用百货也涨价至数十数百倍。
    3月, 太行七地委派王云清到辉县(今辉县市)杨闾川一带开展工作,在道主坟村建立中共新乡县委,并任县委书记。
    3月,原(武)阳(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官厂村成立,卞诚担任县长。4月,中共原阳县委成立,李进军任书记。6月,鉴于强敌压境的形势,太行七地委指示原阳县党政干部、县区武装暂时撤出原阳,转移到辉县薄壁休整。
    5月,因辉嘉、新乡二县均跨辉县部分地区,辉县易名为辉北县,县委书记杜野坪、县长王大海。
    6月11日,辉县(今辉县市)薄壁、峪河、 师庄一带发生严重蝗灾。蝗虫所到之处,树枝压断,禾苗吃光。经抗日政府动员军政民学全力以赴,20余天基本扑灭。
    6月,中共领导的新乡县武装力量发展到2000 余人。相继成立了独立团、武工队、公安队,经常打击和控制敌人活动,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并配合主力部队解放了辉县(今辉县市)县城。
    7月13日,获嘉发生蝗灾,秋禾噬食殆尽。
    8月15日,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9日,太行七分区解放辉县(今辉县市)县城。
    8月20日,冀鲁豫军区在司令员宋任穷、 杨勇率领下驱逐日寇,解放延津县城。
    8月20日,国民党新乡县政府和武装抢占新乡城9月12日国民党高树勋的新八军进驻该城。
    8月21日,原阳、阳武及封丘县城解放。
    8月27日,根据中共平原分局指示,撤销滨河县, 恢复长垣县建制,成立了长垣县民主政府。
    8月27日,太行军区四十八团(辉北、辉嘉两县独立营组建)、七分区一团和林县独立团收复获嘉县城。
    8月,冀鲁豫九地委将新乡县城以南、阳武县城以北地区划为新(乡)阳(武)县,县委书记刘绍卿,县长戴作民。新阳县党政机构于10月份撤销。
    9月1日,八路军陇海前线中路军三纵队,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攻破长垣县城,守城的国民党军刘富山仓皇逃窜,长垣县城第一次解放。
    9月13日,新乡国民党豫北区党部主办的《胜利日报》创刊。同年10月21日,易名为《大中日报》直至 1949年5月终刊。
    9月上旬, 以杜希尧为首的国民党汲县政府和武装抢占汲县城。国民党把新乡作为战略基地,继续攻夺已被共产党军队从日伪手中收复的城镇,10月初连续夺去封丘、延津、原武、阳武县城,10月中下旬又先后夺去获嘉、辉县、长垣县城。至此,民主政府又被迫撤往远离县城的边沿地区或太行山区。
    9月,中共“七大”闭幕后,参加会议的陈云、 李富春、罗荣桓等中央委员返回工作岗位,途经汲淇县(后撤销),夜宿狮豹头村,在塔岗听取县委和情报机关工作汇报。
    10月12日,驻汲县(今卫辉市)西部边境山彪镇的国民党第十一战区所属第九纵队司令牛子龙,率部300余人到辉县(今辉县市)杨闾川宣布起义。后改编为民主建国军豫北支队,牛任司令员。
    10月24日至11月2日,晋冀鲁豫军区发起邯郸战役(又称平汉战役),新乡军民奋勇支前,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11月10日,晋冀鲁豫中央局在河北峰峰召开会议,部署减租减息运动。新乡各解放区从11月起至1946年《五四指示》下达前,普遍抓起了反奸清算和减租减息运动。这场运动削弱了封建剥削制度,调动了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以后土改打下了基础。
    11月,驻新乡日军少将李熙率部在东街正式缴械投降。
    12月,太行五地委决定将新乡县改建为新辉县(又称辉县)辖辉县城关区、高庄区和原新乡县一、二、三区。机关驻赵窑村。县委书记杜野坪,县长许建业。
同年,新乡遭受严重旱、蝗灾害。仅据石碑村统计,逃荒者有46户,162人,饿死8人,卖儿女的达37人。城内成兴纱厂工人及家属饿死20余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