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渝吉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5688168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0月20日

福泽谕吉-放洋

发布时间:2011-01-28 11:32:1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时代背景

  谕吉在适塾修业期间,德川幕府的封建体制,急转直下,摇摇欲坠;列强的势力步步紧逼;地方上的各藩也纷纷以大藩为中心,斥责幕府的专政。他们认为政治的动摇,启端于外国问题。这个问题是迫使时代变迁的基本动力。各藩为了自卫,为了准备应变,为了研究?术和了解中外情势,在在需要奖励洋学的研究。江户奥平藩也不例外。

受聘

  安政五年(一八五八),谕吉二十五岁那一年,他接受奥平藩的征聘,到江户教授兰学。江户是幕府政治财经的枢要所在;处身其境,自然能够密切观察社会舆论的动向,注视局势的演变。这对于谕吉的一生,具有划时期的重要意义。这所初具规模的兰学塾,设在江户筑地的铁炮洲地方。它就是后来谕吉所创的庆应义塾的嚆矢。

执教

  谕吉认为大坂的学生在学问方面,所向无敌。这一次自己是以教师的身份来到江户执教的,因此颇为自负。事实上,他曾经利用机会,试探过当地兰学大家的学识,证实了平日所信的并不虚妄。谁知道,第二年(安政六年),他到横滨观光的体验,对他无疑是一次残酷的当头棒喝,使他从自我陶醉中醒悟过来。当时横滨依据日本与列强订立的五国条约(安政六年),开辟为通商口岸之一,与外国人交易。他走遍街上各个角落所看到所听到的,商店的招牌也好,瓶上的商标也好,或和别人交谈也好,语言一窍不通。这对他好像是晴天的霹雳,觉得数年来苦读兰学的努力,尽付东流。他即刻勐省到,兰学已不能迎合时代的潮流。此时要补偏救弊,唯有立志勤学英语的一途而已。于是,他又开始废寝忘餐,读起英语来。因为多方求教适当的老师未果,不得不依靠仅有的兰英对译字典和兰英会话等书,跟另一个朋友埋头共读。这样开始学习之后仅历半载,他有第一次极好的机会,随幕府的使节前往美国。

留洋赴美

  安政六年冬,德川幕府依据日美通商条约的规定,决定派遣军舰咸临号,护送使节到美国华盛顿,交换商约。这是日本开国以来空前的壮举。谕吉经过朋友的推介,获得舰长木村摄津守的准许,做为一个随员,终于能够成行,到了旧金山和夏威夷等地。但这一次放洋,随员的职务繁忙,除对美国外表的文明感到愕然之外,没有太多见闻的机会,未能引起思想上重大的变化,仅仅携带一部韦伯斯特大辞典回国而已。这是日本人输入这种辞典的开始。

归国

  回国之后,谕吉接受木村摄津守的推荐,受雇于幕府“外国方”(即外交部),充任译员,翻译与外国往来的公文。当时,外国机关送达日本政府的公文,有添附荷兰文的惯例,因此常有机会对照学习英兰两国文字,颇利于英文的研究。不久,谕吉废除了家塾的兰学,改授英文。学生人数与日俱增,但充为一所英文学塾,仍然微不足道。

事件

  在这里,为了便于了解谕吉的为人起见,谕吉对木村所持的态度,值得一述。这一次赴美,木村在名义上把谕吉当作一名随员,要他随从到美国;但除了公务之外,都以朋友对待谕吉。谕吉却为了报答他的恩情,终生以从者的礼貌侍候他。例如,木村曾经请谕吉为他的著作写序文。但谕吉在序文中,甚至谦称自己为“木村前舰长的仆从福泽谕吉”。此外,呈函给木村,始终顾到文体是否得体。每逢年节,必定端正衣冠,亲往致贺。由此可见,他崇敬尊长、重视礼节的态度,不失为世人的表率。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