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将军治军严厉,时间观念极强。某日,皮定均将军至某师观看战士演出队演出。时间定在晚8点开演,因师 领导尚未到齐,过8点仍未开演。是时,将军不悦,问陪同的副师长:“为什么不开演?”答:“师长政委马上就到。”将军起身曰:“你是战士演出队,给战士演出,叫战士遵守时间,你不遵守时间,不看了!”言罢即走,该师领导惶惶也。次日演出,准8点开幕,一分不差。
皮定均将军夫人张烽言:
陈伯达,福建
惠安人,“文革”中欲拉拢皮定均将军。将军无动于衷。一次,将军赴京开会,陈伯达召其谈心。将军借故不通闽语,请以笔代言。陈伯达无奈,取纸条书之:“福建粮不足,吾不归。”将军取纸条,留用。批陈(陈伯达)整风,将军以纸条为证,与陈伯达无嫌。“文革”中,有人言皮定均将军“战场上英雄,党内斗争
狗熊。”将军坦言:“狗熊就狗熊,自己斗自己算哪路英雄?”
皮定均将军爱骂人,官愈大骂之愈狠,然从不骂士兵。某日于某部营外,将军见两士兵弃空酒瓶于水田,召连长指导员至,命其下田摸酒瓶,俩士兵欲替下,将军怒止之。某日某部,将军见一哨兵军大衣少一钮,即命营长跑步带针线,为哨兵钉钮。将军侧立一旁,怒视之。营长手颤抖,良久方毕。将军至某岛视察,见无一条平坦之路,即命守备团长端一盆水上将军车,绕岛一圈。路颠簸,水晃荡,团长全身淋透,方恍然醒悟,此乃将军严厉批评也。“文革”前,八十四师一战士因
打靶误伤而亡,将军大怒,命厚葬,师长政委抬棺。其时,八十四师师长政委均为抗战干部也。故皮定均将军常云:“子不教,父之过;兵不教,官之过。”此亦将军带兵之道也。
古人云: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游。1953年夏,皮定均将军从戎后(离别家乡24年)首次返乡探亲。将军携妻带子,荣归故里,惊动四乡八邻,父老乡亲探望者从早至晚,络绎不绝。将军一夜未眠。次日清晨,将军断然率全家离乡返回,众乡亲皆不解何意。1983年3月20日,记者曾独往大别山金寨县古碑乡探访将军之侄皮国立,提起当年事,他仍耿耿于怀也。其后,将军再也没有回乡。据云是日返回途中,遇大雨,山洪暴发,雷声如炸,将军一家被困于山中三天三夜。于将军夫人张烽曰:“然。始小雨,后大雨,山洪险冲汽车。而后借宿一户农家,三天后方上归途。”夫人又曰:“初时我也不明白,未回乡时朝思暮想,回乡后只住一日便走。返回途中,将军一言未发,任我牢骚满腹。数年后,他才吐露心迹。”夫人言此哽咽不已:“将军怎不想在家多住几日?但见与其一起参加革命者皆战死沙场,仅己一人生还,荣归故里,如何向先死者家人交代?回乡后,乡亲纷纷询其亲人下落,他心里怎受得了?”此谓返乡情怯,苦不堪言,时人安知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