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裤的创始人李维•斯特劳斯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93510613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2年10月02日

李维•斯特劳斯

发布时间:2012-10-02 10:52:02      发布人: jackson

 

  当年,这个人口仅7万的城市记录在案的谋杀案就有1 200起,另外还有2 400名新来的人神秘失踪。海港内有上千只幽灵船空无一人,整船整船的船员都弃船淘金去了。旧金山黄金多、货品少,什么都贵,这里虽然有117家织品店,但一条在纽约标价5美元的毛毯在这里就能卖到40美元。李维和斯特恩在靠近码头的萨克拉门托街90号建立了“布匹及干货”批发店。由于能从兄弟那里得到一些货源,他们得以在竞争中略胜一筹。李维的两个兄弟在纽约的休斯敦大街165号有了一家大商店,但无法满足李维的全部需求。李维和斯特恩在旧金山山区安排了一个小伙子用望远镜探哨,一旦有船只出现,他们便在码头仓库里过夜。黎明时,他们迅速冲向第一艘靠岸的船,去竞价那些拍卖的货物。能否争到这个第一,往往成为一周?意好坏的关键。

  至于李维是如何选择其主导产品的,至今仍不是很清楚,因为在旧金山大地震和1906年的火灾中,许多历史资料都已丢失。不过,他也没有一开始就注意到满街衣衫褴褛的矿工、伐木工、蒸汽机手和农场工人,这些人所穿裤子的臀部都磨穿了,膝盖上有两个大洞,裤兜开裂,这都是被金矿石及各种工具磨损造成的。传说有矿工埋怨道:“是该买条新裤子换上,不过新裤子一下矿井也就废了,找到耐磨的裤子太难了。”这个故事传开后,李维从大篷马车用的篷布中裁剪下一块,做成了一条裤子。事实很可能不是这样,毕竟那时他只是一个为零?商供货的批发商,还没有成为裁缝。历史上到底是谁第一次把粗纹棉布做成一定款式的裤子,已经无法查证,但在这种裤子运到之后(布料也许来自纽约的仓库),我们的确知道李维把它们当做“齐腰工装裤”出售。据说,有位钟情于此的矿工曾用价值6美元的砂金买了一条齐腰工装裤。自然,这位矿工对裤子的沾沾自喜触动了很多人。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商店要求购买同样的齐腰工装裤。李维的两个兄弟给他寄来了蓝色粗纹棉布和斜纹编织的耐用棉布。他把这些棉布交由外面的裁缝来裁剪和缝制。

  工装裤随即成为批发店里的热卖品。与此同时,李维开始了他贯穿一生的慈善事业:旧金山孤儿院记录有他1854年的5美元捐款。1855年金融危机之后,生意很不好做。李维冒险把买卖转到萨克拉门托山区的矿区中,收益才得以保持。建设跨洲际铁路的四巨头之一的利兰•斯坦福(LelanStanford)早期也走了这样的创业路径。贸易刚刚开始复苏时,李维与合伙人雇用了巡回推销员,他们接着搬进了更大的楼里营业。1857年,李维同父异母的兄弟路易斯从纽约来协助他。1861年2月的记载中写道:他们的公司送出了价值不少于59 732.24美元的黄金到纽约作为进货费。1866年,李维花了25 000美元装修设在炮台街14~16号的“李维•斯特劳斯公司”新总部大楼,大楼装饰有树枝状煤气吊灯、铸铁正门和刚刚问世的

  用升降机。此后,他开始经销更为别致的商品,如爱尔兰的亚麻布及制品、比利时的绣花饰带、意大利的毛毯和披肩,以及女士服装和结实的工作装。如果李维没有抓住机遇并深入挖掘商机,他的商店也许会沿袭现有这种模式,结果也许会成功,但不会有任何特别显著之处。

  另一个犹太移民雅各布•尤菲斯(Jacob Youphes)在李维移民7年后来到了美国。他改名换姓,来到西部,在内华达州里诺为生计而努力拼搏。1831年出生在里加的尤菲斯改名为雅各布•戴维斯(Jacob Davis)。在北美的16年流浪生活中,他曾做过裁缝、矿工、酿造工人、烟草制造工人,然后又想碰碰运气找一份裁缝工作。他住在刚刚完工不久的跨洲铁路旁的一个破烂的小木屋里,缝制马背毡、货车遮篷和帐篷。1870年12月,一个伐木工的妻子请他做一条不容易被撕破的裤子。雅各布手里最坚韧的布料就是粗斜纹布,他经常用这种布料来做帐篷。伐木工的妻子带来了3美元和所要求的尺寸,等候一旁;雅各布坐上长凳,跷着二郎腿,开始缝制这种粗厚的、难以裁剪的布料。他在布料的缝合处细心地来回密密缝制,他知道,许多工人的裤?总容易在插兜的缝合处撕破。桌子上有一些铆钉,是他平时用来缝合马毡的。利用这种铆钉的想法在他的头脑里一闪而过,他在后来的专利审判中证实,“自己打算用那些铆钉来缝合裤子的插兜”。他把铆钉锤入到前后插兜的角边,后来他看见伐木工穿着用铆钉缝制的裤子,肩上扛着斧头,跋涉于山林之间。“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而已,”在后来的专利权起诉案中,他对法官这样说道,“我出售这种裤子,当时也没有考虑太多。”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