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中的一号英雄“梁三喜”原形――王发坤烈士
发布时间:2012-03-04 12:36:26
发布人:
晓云
《高山下的花环》中的一号英雄“梁三喜”原形――王发坤烈士。有一位与王发坤烈士一同参军的战友是这样说的:“我们所有牺牲的烈士,说起来王发坤是最不应该牺牲的,用世俗的话来说,他死得最划不来。”王发坤1968年入伍,入伍两年提干,后担任二营机炮连副连长,1978年初就确定了转业,并联系好了地方的工作。就在他即将脱下军装的时刻,中越边境风烟骤起,部队转入战备,当时在故乡家中的王发坤被部队电报召集回到军营,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老王,现在要打仗,部队扩编需要大量军官,特别是炮兵干部缺乏。希望你能够放弃转业,留下来参加打仗。” 王发坤毫不犹豫表态:“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是参军多年的老兵,上战场义不容辞!”按说王发坤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早就命令我转业了的,我不能违抗命令――所以,我不去参战!”因为同样的情况,有人就是这样说的而免上战场。可是,王发坤上了战场,在首日被敌人炮弹炸死牺牲。
战后,部队去人到达王发坤家中,王发坤家居住在简陋的“叉叉房”,了解到王发坤家里财产不值百元(当时币值),却留下了许多债务。王发坤留下遗言,要求将自己的抚恤金作为还债费用,嘱咐妻子将自己的军大衣作为嫁妆交给以后再嫁的丈夫。这些情节,后来被著名作家李存葆战后写作《高山下花环》时,将英雄的籍贯从贵州威宁县移植到了他所熟悉的沂蒙山老根据地,赋予了更加博大深厚的背景内涵,于是王发坤这“梁三喜”,感动了无穷的中国人。
然而,王发坤牺牲30年了,有来自贵州的战友讲:听说王发坤的妻子30年没有再嫁,家里依然非常艰苦困难。此事,怎么不让人心酸落泪……!请大家设法找到王发坤烈士家属的信息,尽力帮助烈士遗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