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茂书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5207
本馆由[ yvywgm ]创建于2010年02月04日

尧茂书大胆尝试,是一种爱国举动

发布时间:2015-09-30 21:46:46      发布人: yvywgm
       长江的上游是金沙江,金沙江前面是通天河,通天河由沱沱河和当曲河汇合而成。沱沱河的上游是纳钦曲。
  6月20日,完成了长江源的许多拍摄工作后,兄弟二人告别向导,给“龙的传人号”橡皮艇打足了气,在纳钦曲下水正式开始漂流。
  长江上游无人区,危险时刻相伴兄弟二人。有一次,尧茂书在岸边拍照时,尧茂江看到百米之外出现一头棕熊。天气多变,让两个人裸露在外的皮肤生疮溃烂。由于船小,江水浸透了两人的储备粮。
  经过3天2夜的漂流,兄弟二人23日中午到达了沱沱河沿。
  第二天,尧茂江一个月的假期已满。当天早晨5点多,尧茂江把身上的食品留了下来,带着弟弟拍好的部分胶片和胶卷上岸。
  “他叮嘱我看好这些东西,还让我告诉弟妹(刘健蓉),等他回来。”尧茂江说,上车时回头看弟弟,而尧茂书却背过身子,没看他一眼。
  尧茂江返回单位时,弟弟长漂的报道越来越多,街头巷尾议论最多的也是长江漂流。
  尧茂书遇难引发争论然而一个月后的7月24日,尧茂书在漂流金沙江通珈峡时遇难身亡。
  消息见报后,原《四川日报》资深记者戴善奎记得,数不清的读者给报社写信,有赞扬的,有惋惜的,也有讽刺的。
  赞扬者认为,尧茂书大胆尝试,是一种爱国举动。而讽刺者大多质疑尧茂书的动机。尧茂书部分同事认为,尧茂书漂流时机不成熟,行为幼稚,是为了出名,为了作秀。
  “也有人说,不要命去争长江第一漂,那我还能珠峰第一跳呢。”戴善奎说。
  尧茂书为何如此在意首漂长江,美国同行肯·沃伦也不理解。著名历史学者端木赐香透露,尧茂书遇难后,肯·沃伦曾经说:“中国人如果到美国漂流密西西比河,是不会遭到反对的。”然而,让美国同行更不能理解的是,尧茂书遇难后,漂流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1986年6至11月,共有3支队伍漂流长江。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首先到达长江入海口,不过3支队伍共有10人遇难。
  尧茂江回忆,第二年,弟弟被追认为烈士,当地政府决定,在乐山大佛对面的艄公嘴,为尧茂书塑像,同时将塑像所在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政府还负责修缮和保养塑像。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