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纵参座—— 王长江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王长江曾率部策应友军收复归绥的战斗。同年12月调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校长(政委杨尚高)。半年后七分校结束,王长江于1946年8月调任绥蒙军区(司令员姚喆)副司令员。绥蒙军区是1945年8月抗战胜利前夕由塞北军分区改编而来,其前身可追述到1937年成立的游击支队和1938年成立的骑兵支队。王长江到任时,正值绥蒙军区部队进攻集宁失利,被迫转移到山西雁北地区开展敌后游击的困难时期。此时司令员姚喆组建前进指挥部在前线作战,留王长江在左云负责民兵组训和粮秣工作。不久,老家传来长子王京生因手枪走火身亡的噩耗,王长江为保障前线作战部队的兵员补给,强忍悲痛坚持工作。1948年8月底,绥蒙军区机构大部在左云改组为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姚喆),受华北第3兵团司令员杨成武的指挥,王长江于此时调任8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48年9月,王长江随部参加绥远战役。24日,8纵由左云出发,配合友军先后攻占丰镇、集宁。27日,8纵奉命主攻集宁,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全歼守军2400余人占领该城,击毙整编骑兵第12旅副旅长兼城防司令王炳儒。由于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调第35军主力附三个骑兵旅向归绥和集宁增援,8纵又于30日奉命放弃集宁,转移到集宁以南和以西地区监视傅作义部动向。此后,8队又先后攻占了陶林、乌兰花和武川。11月中旬,第8纵队又奉命在包头、萨县地区坚持牵制敌军,至28日结束任务向绥东的卓资山、集宁地区转移。随着平津战役的开始,王长江所在的第8纵队仍奉命坚持在绥东地区牵制傅作义部,有利的策应了第四野战军在天津、张家口等地的战斗。平津战役结束后,第8纵队又先后在陶卜齐、旗下营、舍必崖等地歼灭国军第7师一部。
1949年2月下旬,第8纵队改编为第8军(军长姚喆),王长江任副军长兼参谋长。同年4月曾经配合察哈尔军区部队堵击由大同突围的国军。大同解放后,王长江又随部移驻集宁休整。1949年5月中旬,第8军奉命撤消番号,所属部队与绥蒙军区合并为绥远军区(司令员姚喆)。6月29日,绥远军区正式成立,王长江任军区第一副司令员。8月又调任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副参谋长兼军区直属党委副书记,随后又兼任开国大典阅兵副总指挥。1950年8月调任华北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孙毅)副校长兼教育长,其职责主要是为军区培训排职干部,并轮训军区各部队的连、营、团级干部。同年11月3日华北官校改称华北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孙毅),王长江仍任副校长兼教育长。此时学校的教育任务改为“为华北部队培训适应现在战争需要的营、连、排指挥干部”。1951年3月5日,学校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改称第六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孙毅),王长江继续担任副校长兼教育长。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