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园林一绝——立园
中国华侨园林一绝—— 立园 |
||
|
||
黄奕强 方悦进 撰文摄影 位于广东省开平市的立园是中国华侨园林的精品。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中国华侨园林一绝、开平的乡间大观园几度被荒废湮没。 一九九八年,开平市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下大决心,想方设法与旅居美国的立园业主联系,先后发出六封信函,表达了开发立园的美好愿望。一九九九年十月,终于与业主达成协议,签订了二十五年政府实用代管理权和二十五年浮动代管理权的合同。于是,开平市把开发利用立园作为地方独特旅游资源、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二○○○年以来,首期投资一千万元对立园进行修葺,开通道路,美化环境。 立园位于距开平城区二十公里的塘口镇庚华村的沃野上,建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六年间,占地面积约一点一万平方米,既有中国园林的韵味,又吸取欧美建筑的西洋情调,两者巧妙地融汇在一起。立园的布局,大体分为三部分:别墅区、大花园区和小花园区。三个区用人工小河或围墙分开,又用桥亭或通天回廊将三个区连成一体。使园中有园,景中有景。 从正门沿运河回廊西行约一百米进入别墅区。内有别墅六座,古式碉楼一座。其中以“泮文”、“泮立”两间别墅最为华丽,楼顶按中国古代“重檐”式建筑。室内装饰着以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为题材的大型彩色壁画和大型金木雕,墙上镶有西式壁炉,天花下悬挂古式饰灯。 大花园区位于别墅区的西侧。以立园大牌坊和“身修立本”大牌楼为轴心,布局着“井”字形的花圃、鸟笼形的罗马式花坛、金鱼池等建筑。园内曲径回廊,使整个花园连成一体。大花园地下是钢筋水泥建筑的地下室,有暗道内外相通。 小花园区在别墅区之南,有小运河相隔,建“虹”桥相连,桥上建有一座坐西向东的造型格外别致的“晚香亭”。登亭临风,游客遐想翩翩,当年园主与家眷掌灯谈笑,举头赏月的情景宛如昨天。小花园布局别致,呈“川”字形设计。园内有“兀”形小运河和“玩水”、“观澜”、“挹翠”三亭,并遍种四时花果,绿树成荫。 立园的诗对多为名家所作,共有十三对,多以当地地名或景物特色进行写景抒怀,或勉励后人或提倡立身之道。其中最长的一对共六十八字:立身为齐家之本注重庄修提倡憩游欢迎梓里同栖遥观智水文澜无限怡情真适意;园林乃救国之基振兴种植增加生产利便乡邻共乐仰望灵山秀岭多余美景可骋怀。 关于立园的主人谢维立,据当地老人谢宏伯等回忆,谢维立之父谢圣泮老早就在美国经营“至各堂”药材铺和“环球货品”商行,在香港设立“佑和办庄”(经营出口贸易、货币兑换等),家财难以估计,谢维立小时赴美读书,长大后也从商。 一九二六年,年近四十岁的谢维立携妻带子肩负着父亲的重托回乡建造家园、光宗耀祖。他生于中国,长在西方,自小对建筑、诗词、书画颇有研究,深谙中西文化的精髓,因而从整体规划、局部设计到园中的诗对、题词等都是聘请当时最负盛名的行家里手精制而成。 谢维立先生是风雅之人,爱好品茶。为了方便出门,他斥巨资开挖了一条长近二十公里、宽十一米的小运河,将立园与潭江相接。立园建造期间,不少建材就是利用小运河运输的。随着交通设施发达,小运河弃用,长年累月被淤泥冲积,当年的功能也随着日历的掀翻被后人遗忘了。 一九三六年,日寇侵华,谢维立一家大小带着家园未成的遗憾无可奈何地返美。临行,他捐出二百元“双毫”给当地的抗日联防队以表爱国之情。 对于立园的造价,据谢宏伯等人回忆,约为二十万元“双毫”(当时的一元“双豪”相当于建筑师傅工作五天的劳酬)。 立园洗尘,尤如美女梳妆,令四方游客眼前一亮,叹为观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