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容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王海容在北京医院因病去世,享年79岁
1938年9月25日,王海容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1960年秋,王海容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俄语专业,后又进入北京外语学院读英文,按学校的教学方向,她将来毕业后是要去当中学老师的。但是,王海容毕业后,却没有当过一天老师。她入学时没有走“后门”,毕业分配时却走了个大“后门”。
1965年11月,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由周恩来总理指示,王海容被安排在外交部办公厅。开始,王海容的工作主要是负责部长与总理的文电收发,以及其他的一些文秘工作。然而,由于她的特殊身份和背景,还有德高望重的周恩来总理的特殊关照,她在外交部上上下下都有着特殊的“分量”。
1965年11月,王海容作为外语学院的毕业生跻身外交部办公厅,按一般的情况顶多也只是个科级秘书。其后,是“文化大革命”开始,“轰轰烈烈”搞了三四年。这期间,王海容出入中南海,活跃于毛主席身边,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名位,但其“活动的权力”则等同于高级干部一般。
1970年夏天,由周恩来直接提名,委任王海容担任外交部礼宾司“负责人”。
王海容:毛泽东身边的女部长
王海容:毛泽东身边的女部长
1971年7月至1972年5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参与基辛格秘密访华和尼克松访华的接待工作。
1972年5月至1974年7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主管礼宾事务。
1974年7月至1979年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这一天,王海容和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工作人员一样,伏倒在毛泽东的遗体前痛哭不已。一个时代结束了,王海容的“黄金时代”也结束了。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中央和国家机关中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都被隔离审查。由于自己的特殊身份,王海容也被宣布停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检查交代,王海容说清楚了自己的问题。
1978年12月底起,王海容的工作关系从外交部移交到中央组织部,等待重新分配工作。 为了适应新的工作,中央又决定让王海容到中央党校进修学习,按照中央党校的教程安排,每期学员的进修学习时间为半年或1年。但是,王海容却在中央党校整整呆了3年。
1984年,王海容终于被重新任命为国务院参事室的副主任。职务虽然比外交部副部长低,但依然保留着副部长待遇。从此,围绕在王海容身上的神秘的光环消失了,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却浮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