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员意外坠楼与跳楼自杀的事件,日益引发关注。
本月21日,中共广西宜州市委书记黄平权,从其堂弟在建房屋的三楼阳台坠下,经抢救无效去世。隔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下辖某县的马姓干部从办公室五楼窗口坠下,送院急救回魂乏术。再过几天,山东德州副市长黄金忠从办公大楼的10楼露天平台跳下,摔在九楼天井平台导致双腿骨折,所幸生命无虞。
昨天,江苏启东市下辖惠萍镇的镇长陈天虹从市政大楼坠亡,年仅34岁。
两周内至少四名地方官坠楼,官媒没有通报具体原因,只有在报道黄平权坠楼事件时,含含糊糊地指他是不慎坠楼。然而,这阻止不了互联网上有关黄平权与其他官员都是自寻短见的猜想。
这样的联想并非没有根据。首先,成年人跑到办公室楼顶或窗边无端失足的可能性不高。其次,中国官员自杀的问题在恶化,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底的最后三天,也接连发生四起官员“高坠身亡”事件,当事人包括县干部、退休干部、局级干部。其中最受瞩目的是无锡市委副书记蒋洪亮,公安部门微博称,蒋洪亮患有抑郁症,在宜兴市一处公园的108米高塔上跳下身亡。
合计下来,近年到底有多少中国官员自杀?媒体上流传最广的数据是2003年至2014年间,被各级官方认定为自杀的官员达112人,其中省部级8人,厅级22人,处级30人,处级以下52人,跳楼为最主要的自杀方式。
但实际数字肯定高于此。根据《财经》杂志记者今年3月搜集到的资料:从2012年中共最高领导换届到今年2月,中国非正常死亡的官员就有99名,其中52例被证实为自杀。另有34例未指明是自杀还是属于刑事案件。
官员在办公室自尽,消息流传到社会上,舆论往往会冠上“畏罪”二字。尤其在2012年以后,新领导层展开雷霆万钧的“打虎拍蝇”行动,自杀官员的数字同时上扬,很多人于是把官场生态变化与自杀问题联系起来。
我想,不能简单假定所有非正常死亡的官员都是畏罪自杀,但是反腐与官员自杀的联系,也难以否认。中国官场人际关系原本就十分复杂,职业评估与升迁标准不公开透明,这两年来高压反腐扩大化,从“打虎”转向“拍蝇”,凡此种种,对官员集体构成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同时,有公开报道显示,一些官员是在本人或同事面对调查时自尽。像南京六合区原区委书记娄学全在免职后自缢,还留下一首意味深长的凄凉律诗:“今日鸿门剑指谁?殷勤劝醉暗藏雷。江湖未有真情酒,为主酩酊却饮悲……”
今日鸿门剑指谁?这或许是不少官员的心声。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市场经济在制度不全,法治欠缺的环境下野蛮生长,大大小小的官员多少都沾点儿违法违纪的事,不沾锅可能办不成事,甚至被同僚排挤。中共新领导层上台后,严厉肃贪、打击特殊利益集团,腐败的势头已有所遏制,但反腐还在大范围推进,导致许多官员为此惴惴不安,对改革更是无心为之。官员自杀现象带来的警讯就是,高压反腐需要思考怎么样“软着陆”,从“打虎”为主的反腐,转向法治轨道上的制度“防腐”。
近期两次到中国,直接或间接与一些官员朋友接触时,感觉到有人对反腐并不服气,也有人胆战心惊只盼高层“给个出路”、“放条生路”,有人想把此前的不法所得上缴“赎身”却无门。这不是有利推进改革的官场氛围与环境,反腐固然重要,但是如何不因反腐而损失改革大业,值得当局仔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