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徒弟雷锋---李长义
那是 1958年 11月,鞍山刚落过一场小雪,黑色的煤场一夜之间变成了白色。临近年底了,又是“大跃进”年代,生产任务十分紧张。推土机作业班缺少一名推土机司机,已经影响了推煤任务。白明利主任知道最近从湖南招来一批青年工人,便要求车间领导赶快给他们挑选一名思想好、身体棒、懂些技术的青工来。没过几天,车间于主任果然给他们送来一个小青年。于主任说,他叫雷锋,原先开过拖拉机,还是县里的先进人物。白明利打量着他矮小的个头,心里嘀咕:开过拖拉机再学推土机,技术上当然顺路,可他长得也忒单薄瘦小了,学C-80恐怕够呛。于主任见白明利有些犹豫,马上又说他刚才跟雷锋谈过话,人家到鞍钢来是奔着要当一名炼钢工人的,总厂考虑到他在家乡农场开过拖拉机,才指名让他来学推土机的。白明利冲着车间主任说:“好了,我收下他就是了,大不了让我当个保姆。”雷锋听这话不顺耳,当即回了一句:“请白主任放心,我不会让你当保姆的。”
车间主任走后,白明利和雷锋闲聊起来。
“你在农场开拖拉机,每月工资多少?”
“32元。”
“你知道在这里学徒,每月工资多少?”
“我没问过,不晓得。”
“我告诉你,在这里学徒每月只有22元,比农场少拿10元,你不怕吃亏?”
“吃亏?不,我不是为钱来的。”
“那你大老远地到鞍钢来为什么?”
“为了炼钢嘛,为了 1070嘛!”--1070万吨钢是中央为1958年确定的全国钢产量。
初次见面这段对话,给白明利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他没想到这个矮小的青年,思想觉悟可不低。只谈了这么几句话,他就有点喜欢雷锋了。
话没谈完,车间打来电话让他去开会。他领着雷锋出了办公室,指着煤场上停放的一台C-80说:
“看见没?今后你就学它。先去见见师傅,他姓李,是个好老头。回头我再找他谈。”
白明利说罢大步流星地开会去了。
雷锋东张西望来到C-80跟前。只见推土机,没见什么老师傅。雷锋绕着推土机走了一圈,估摸它比自己开过的拖拉机足足大出好几倍。他急不可耐地钻进了驾驶室。驾驶座前长短不同的操纵杆足有七八个!摸摸这个,动动那个,用他驾驶拖拉机的知识辨别这些操纵杆各自的用途。
我到车间办事回来,远远就看见车上有个人。按规定别人是不许随便上车的。
“喂,你是谁家孩子,不去上学念书,跑这儿来淘气。”
雷锋麻利地跳下车,用眼睛打量着我,同时说:
“我是新来的徒工,不是来淘气的。您就是李师傅吧?”
“徒工?”我明白了,领导上早就说给我派个徒弟兼做助手。这不来了,来了这么个孩子。矮个子,娃娃脸,刘海几头……
“多大啦?”
“快满 18了。”
“骗人!你有18?”
“1940年冬天出生,您算算我多大。”
“我看你顶大不过16岁。”
“那是两年前……”
“谁派你来的?”
“车间于主任。”
“见过白主任啦?”
“见过。他开会去了,叫我先来会会师傅,过后他再找您谈。”
“你倒挺会说话。”我坐进驾驶室,敞着门说,“跟我当学徒,我得把丑话说在头里。这台C-80推土机是苏式重型机械,驾驶起来震动力大,劳动强度大,技术复杂。冬天顶风冒雪在这露天煤场作业,是又脏又累又冷,手脚冻得猫咬似的,你这南方小鬼受得了吗?”
“放心吧,师傅。什么苦我都吃过……”
就这样,我收了雷锋做徒弟。在白明利主持下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师徒包教保学合同”。雷锋从上班那天起,每班都早来晚走,勤勤恳恳,虚心求教,不过个把月就能单独驾车作业了,全工段的人都说:“这小鬼真行!”
那年冬天气候不正常,雪大风也大,推土机在冰雪覆盖的煤场上作业,对一个初到东北的南方小鬼来说,实在是够艰难的。每当风雪大,推土机在门形吊车下推煤时,雷锋总是跳下车来上下指挥,保证吊车司机和推土机手在能见度较差的情况下安全作业,避免吊车运行不慎碰在推土机身上,万一出了这种事故可不是闹着玩的。由于天气太冷,我坐在驾驶室开车,浑身都发冷,雷锋长时间露天在风雪中能不冷吗?你看他头上那顶蓝布棉帽子的两只帽耳紧系在下颌下面,嘴里呼出的热气在帽耳周围结成一圈白霜,漫天飞舞的煤粉和雪花混合起来飘落在他身上脸上,弄得他活像个黑脸小包公。每当工间休息时,我停下车来总是叫雷锋进屋烤烤火暖和暖和。可他却很少进屋去烤火。“师傅,你去吧,我到车上坐坐就行了。”我心里明白,雷锋是担心推土机停车以后,万一水箱或发动机冻了就麻烦了。我进屋稍稍暖和一下马上就回来替换他,这时候总是见他在驾驶室里忙这弄那的,保证机械正常转动。我常常感动地说:“人家休息你也不闲着,看把手冻成啥样了!快进屋烤烤去。”我上了车,雷锋放心地走开了。我以为他进屋暖和去了,开动推土机刚要落铲推煤,只见雷锋又在门形吊车下扬起了手中的小红旗……
雷锋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深深感动了身边的伙伴们。有一次,车间于主任、白明利和我在一起开玩笑说:“当初我们都没看透这个小青年……”
于主任对白明利说:“当初你不想要他,现在我把他领走怎么样?”
白明利对我说:“当初你也不想收这个徒弟,我马上给你换一个如何?”
我对他们二位说:“我和雷锋订了师徒合同,你们敢撕毁合同,我就敢去告你们……”
我开了半辈子推土机,前后带过不少徒弟,数雷锋年纪小,可也数他学得快学得好,善于闯过技术难关。推土机手冬天作业,最难做的事情莫过于检修、清洗发动机滑油泵。雷锋学会了检修就不让我这个师傅动手了。他说实践出真知,每次都争抢着钻到车盘底下,仰着身子打开检示器,把油槽里的水放出来,再仔细清洗滑油泵。干完了从车盘底下爬出来,您瞧吧,作业服准被冰水浸个透,浑身弄得泥猴儿似的。他从不在意这些。经过几次实践,他就把发动机的构造、性能和“脾气”全摸透了。
一天中班,翻车机接连卸下几列车煤,煤场上堆起了几座大煤山。我和雷锋驾机爬上一座煤山斜坡,以便把坡上的煤推下来。谁知爬坡不过几米,发动机突然熄火,十多吨重的推土机斜躺在煤坡上,怎么也开不走,推不动。机械出了什么毛病,一时判断不清,急得我们二人束手无策。雷锋急中生智想了个救急办法:先把车子拖下煤坡再说。征得白主任同意,他们找来一条牵引绳,一头拴在门形吊“大腿”上,另一头系在推土机牵引钩上,利用吊车动力总算把瘫痪的推土机拖了下来。推土机一放平,雷锋在里面一操纵,发动机又“嗵嗵”地发动起来。雷锋问这是什么原因?我告诉他说,C-80快老掉牙了,早就有这个毛病,爬四十几度坡容易熄火。可今天爬的坡不过三十几度也趴了窝,今后爬坡推煤可就难了。
“推土机不能爬坡,怎么推走这座煤山?”雷锋说,“这不是影响工作吗?”
“是要影响进度的。”我说着,感到似乎有点为难。“让我们想想办法吧。”
雷锋下班回到宿舍,大概一夜都没睡。第二天上班,眼睛都熬红了。他拿着“C-80说明书”见了我就说,推土机在坡度较大的地方作业,由于发动机超负荷运转,造成汽缸里进的油和空气比例失调--空气进的多,油进的少,起重机肯定要憋火的。
“没错,就是这么一回事。”我一拍大腿高兴地说,‘你小子比师傅强!”
我们找到了C--80爬坡熄火的原因,当即改进了操作方法。设法调整汽缸里进油量,爬几十度的煤坡作业果然不熄火了。这一班,我们二人一鼓作气推平了半座煤山,把昨天爬坡熄火耽误的活全给补上了。在生产评比会上,白明利把雷锋好一通表扬……
那年春节,我请雷锋到家过年是提前约好的。结果雷锋还备下了礼物:一个笔记本,两瓶老白干。
这事说来也挺有意思……
我家五口人,老两口和三个孩子,加上雷锋六口。除夕晚上全家动手包饺子,雷锋不会包,大家也不让他包。可他非要跟着凑热闹,争着抢着包了几个,全都七扭八歪不像个饺子样,逗得全家哈哈大笑。他说湖南人过节不吃饺子,他包不好才想学一学。他见我老伴把一枚硬币包在饺子里,觉得奇怪:“把钱包在饺子里干什么?”我老伴说,过年图个吉利,一会儿谁吃到这枚硬币谁就是有福人。收音机里除夕钟声一响,我领着孩子在门外放了一通鞭炮,老伴把刚出锅的饺子一盘盘摆在炕桌上,还特意给我们师徒二人摆上一壶酒,大家便围坐一起吃起来。雷锋说他生来头一回吃饺子,觉得特别香。正说着话,我忽然吃到了那枚硬币,大家嘻嘻哈哈说我是个有福人。
“我是一家之主。我是有福人,全家都有福……”我高兴得又扬脖喝了一盅酒。老伴暗自捅了我一下,意思是说当着徒弟面莫说这种话。我会意地说:“雷锋不是外人,我说全家有福也有他。”
说笑之间,雷锋忽然也吃到了一个包着硬币的饺于。他吐出硬币看了看说:
“准是师母怕我没有福,多包了这分钱是不是?”
“没的事。我就包了一个。”我老伴说,“你吃到的这个莫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美的你!天上会给你掉下钱来。”我盯着三个孩子间,“准是你们谁……”
小三噘着嘴说:“是我包的,可我没有福,没吃到。”
雷锋拉过小三的手,把一分钱硬币还给他说:
“我有福,你有福,我们全家都有福……”
雷锋高高兴兴在我家过了这个除夕夜。初一早上,工人们互相串门拜年。雷锋被几个青年伙伴拉去拜年了。
春节期间,雷锋参加了厂工会组织的踩高跷秧歌队,装扮成个“小姑娘”,梳上假辫子,围上红头巾,穿上花衣服,踩上一尺多高的高跷扭起来满带劲的。有个退休老工人看花了眼,竟当众埋怨:不知这是谁家的闺女,爹妈舍得让她出来踩高跷,可真够大方的。这老头不知道,高跷队里根本没有女的……
在我和雷锋相处的日子里,我感到,雷锋能够做到勤奋好学,积极努力工作,助人为乐,其根本是他心里没有忘记旧社会的血泪史。雷锋常说;他在解放前夕,因生活无着落,每天靠乞讨度日,生活处于极度困难之中。家乡解放后,他才重新得到新生。因此他总是把党和毛主席比做自己的亲人、救星、救命恩人。他非常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这使他在工作、学习方面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是有很大关系的。他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党的工作,因此,他把自己的一生投人到党的事业之中去。
光阴多快呀,转眼已近30年了。雷锋当时还是个孩子,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那样的工作成绩来实在不一般。看上去,雷锋所做的都是一般小事,似乎没有惊人之处,但实际做起来,确确实实不太容易,因此雷锋给我留下难忘的深刻印象。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介绍:李长义,原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推土机手。雷锋在 1958年 11月 15日入厂后,按当时组织上的安排,同李长义签订了师徒包教保学的合同。由于李长义师傅的严格要求和雷锋的勤学苦练,结果在入厂后不到四个半月的1959年3月 28日,即提前完成了原签订一年的合同项目,取得了冶金工业部鞍山钢铁公司安全操作允许证。
《走进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