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与雷锋朝夕相处的日子---于泉洋
我和雷锋同志参军入伍前,同在辽阳市弓长岭铁矿工作。这个矿是鞍山钢铁公司所属的一个矿。雷锋在焦化厂,我在运输车间。在铁矿的时候,因为我们是两个基层单位,彼此并不认识,但对他的名字是特别熟悉的。那时候,由于他在焦化厂工作表现积极,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红旗手、标兵,所以工会经常表扬他的先进事迹。我和他正式接触、交往是在参加新兵体检时开始的。1960年度征兵时,我们都报了名。我记得非常清楚,那是1959年12月22日,在辽阳小屯镇一个小学校,我们应征目测合格的青年参加了新兵体检。那一天,虽然很冷但天气晴朗,我们这些应征者绝大多数是巴望着体检合格,光荣地参军入伍,但也确有个别人,因为当工人挣工资,生活条件好而留恋工厂,并不愿意当兵,所以在体检时故意装着听不见、看不着。而雷锋,不仅希望体检合格,简直就是非当兵不可。谔寮炷翘欤坏教寮煺荆驮谝桓鼋淌依镉梅郾试诤诎迳闲聪铝瞬尉N雷婀木鲂摹T诿宦值剿刑寮焓保蛭绿寮觳缓细窈图峋鲆蟛尉募鼻行那椋运谛⊙Р俪∩希艚衾沤颖慷右晃恢形揪俚囊陆螅且馕痪倥妓北豢伞K肭笏担骸拔壹易姹踩芫×司缮缁嶂啵疾宜涝谀浅匀说纳缁崂铮挥泄膊辰夥帕宋业募蚁纾也殴沤裉斓男腋I睢N乙蟛尉褪俏吮ù鸬场⒈ù鹈飨檬导市卸N雷婀?同时,他让那位军官和我们围观的体检青年看他手上被地主婆砍伤的三道疤痕。在场的我们,既为他苦苦央求当兵而感到可笑,又为他的苦难家史而感到同情,当时我和几个不相识的青年都默默地掉下了眼泪。在场的都看得出来,那位军官也很受感动!后来大家到处打听,才知道那位军官正是接兵部队的负责人、司令部的军务参谋。有些人七言八语地议论着:弓长岭矿那个小雷锋肯定能应征,就凭他的家庭出身和在工厂的一贯表现部队也一定能接收他这个兵……
以上便是我接触雷锋的最初印象。从入伍那天起我和雷锋就结成了亲密的战友,并在部队的共同生活中目睹了他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全过程。
入伍后,我和雷锋被分配到同一个连队参加汽车驾驶训练。我们从辽阳入伍同时被分配到运输连的这些新兵是组成两个训练排,我在汽训八班,雷锋在汽训十班。经过培训毕业后,编入老兵班时我俩一同分到二排四班。由于我们是从一个工厂入伍的,他又比我的年龄大两岁,所以他就像哥哥似的对我这个小弟弟特别关心,细心照顾。他做好事的时候总是愿意带着我去。在学习上不断地帮助我,耐心对我进行辅导,遇到学习难点他反复给我讲解直到弄通弄懂为止;学习时没有书他悄悄地给我买;没有笔记本他把自己心爱的笔记本给我用。在连队党支部号召学习毛主席著作时,他把自己两册毛主席著作单行本《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送给了我。他就是这样,关心着我的学习,关心着我的进步。实际上他对别的同志也是这样关心备至。在汽车驾驶训练期间,有的同志操作不熟练,技术生疏,驾驶时把不住方向盘,他就手把着手地帮助练习。不仅这样,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大家尽快掌握驾驶技术,雷锋主动制作了一台应用“汽车教练台”,一到课余时间就领着大家到教练台上练习驾驶动作,对推动大家熟练掌握驾驶要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家对他这种肯于动脑深钻细研的精神非常钦佩,雷锋也受到厂领导的表扬。
雷锋像对待弟弟似的关心我,我也特别喜欢雷锋。他在外地执行施工任务期间,有一次为了办事,很晚才回到连队。那天晚上他没有铺盖,我俩就合盖一床被子睡在了一起。在全班战友中,单独和雷锋一起合影的也大概只有我一个。那是在一个星期天,我约他去街上百货商店买生活日用品。当时雷锋不想外出,他说:“我一会儿到炊事班帮厨去,连队今天吃包子,炊事班人少忙不过来,我得去帮助干点活。这星期我就不出去了,你自己去给我捎一条肥皂回来。”我看他不想去的样子,忙说:“人家炊事班说等到十二点钟才开始做呢,现在还不到九点,咱们去买东西一会儿就回来,来得及。”就这样,雷锋才答应说:“好吧,快去快回。”他提笔写了个请假条,经连值班员送到连部,连长准了我们的假,我和雷锋就一同上街去了。一进到抚顺望花区百货商店,只见顾客特别多,我们根本无法靠近柜台,售货员个个忙得满头是汗。见此情景,雷锋忙对我说:“顾客这么多,售货员忙不过来,咱们帮他们一下忙,好不好?”我当即回答:“好啊!”然后,征得售货员们的同意,我俩就帮助卖起货来了。足足忙了两个小时左右,顾客也逐渐少了一些,我们和售货员们打了招呼,买完东西离开了商店,临离开的时候商店人员一再向我们道谢。我暗暗地高兴,这是跟着雷锋做了一件好事啊!
我俩走出商店,在大楼边上有一个照相馆。雷锋看了看表,对我说:“现在刚过十一点,到帮厨的时间差不多还有一个小时,咱俩进去合个影吧,将来我们退伍后都回各自的家乡,如果想了,就拿出照片看看,不也是个纪念嘛!”我当然非常高兴,就和他一起进了照相馆,正好没人,不用等进屋就照,我当即拿钱,可是雷锋将我一把推开抢先付款开好了票,于是我们如同亲兄弟一般共同合影,留下了珍贵的镜头。一个星期后,我去取回照片,给他两张,我留下了一张和底片。这张珍藏了三十多年的照片,一直挂在我那张古朴的简易木制床的床头,寄托着我眷眷的思念,也凝结着我的一往情深。
在同雷锋一起生活、工作的经常接触中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刻苦学习革命理论的惊人毅力。1960年,中央军委号召全军学习毛主席著作。雷锋积极响应号召,本来他早就重视学习毛主席著作,这回他在学习上抓得更紧,对自己要求得更严,真是“书不离手,身不离书”,走到哪里就学到哪里。他每次外出或执行任务,随身总是挎着个背包,背包里则装着书、笔记本和红蓝铅笔等。同志们都说他是“毛主席著作随身带,一有空闲就学起来”,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一点儿也不夸张。他每天对自学的安排是紧紧的,除了参加连队一些活动外,抽出时间就是看书,平时部队组织看电影时,在开演前的几分钟他也从不放过,把书拿出来看上几页。连队晚上熄灯后,他就找个地方学习,一学就学到很晚很晚。特别是工棚、司务长宿舍、文书办公室都成了他经常学习的好地方。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是 11点至12点的岗。下岗时我路过司务长的房间发现室内的灯还亮着,心想这么晚了司务长怎么还没有休息,就从窗户往里看了一下,原来是雷锋正在桌子上聚精会神地看毛主席著作呢,还不时地用笔写些什么。见是雷锋我就进到屋里对他说: “班长,现在都几点了,还不睡觉,明天还得出车哪!”我边说边走到他的跟前,这时我看见雷锋正在学《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还写了不少的心得笔记。雷锋回答我说:“我又把《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反复看了几遍,准备明天晚上给全班做辅导。你先回去睡吧,我一会儿就回去。”后来我说:“我先走啦,你要快一点啊。”这件事,当时对我的教育启发特别大。我心里想,连队的工作、班里的工作这么忙,训练和施工任务又非常紧张劳累,已经够疲劳的了,可是雷锋不顾这些,照样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他这种刻苦精神、求知欲望实在感人至深。由于深受雷锋的影响,自那以后我也端正了学习态度,偷偷地到新华书店买了毛主席著作的单行本开始自觉地学起来了。
雷锋对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重要性的认识是极为深刻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他在日记中写道:“毛主席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武器、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
雷锋对学习革命理论深有体会地说:“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得越好,思想越开朗,胸怀越广阔,立场越坚定,理想也就越远大。”他说:“我学习毛泽东选集一、二、三、四卷以后,懂得了为谁活着、怎样活着的伟大意义。我明确了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是使别人过得更美好。”事实上,雷锋不仅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雷锋在他的成长道路上,之所以能够始终掌握正确的方向,坚持革命必胜的信念,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就是因为他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革命理论,从中吸取营养,增长智慧和充实力量,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
雷锋不但重视理论学习,在学习文化、学习技术方面,他的学习精神也是非常突出的。入伍不长时间,他仅仅一个高小毕业生就给我们担任过“小文化教员”。由此可见,若不是通过自学他能做到这一点吗?在技术学习上也是一样,在学习汽车驾驶之初,对于汽车内燃机构造原理,任凭汽车教员怎样耐心、反复讲解,大家总是听不懂,难以领会。可是雷锋同志,不仅学得快、领会深,还用他学过拖拉机的经验体会帮助大家,对同志们进行个别辅导。可以说,我们结业时每个人都取得了合格证书,雷锋是做出了贡献的。
1961年冬季训练时,连队党支部提出“练三九,战三九”的口号。雷锋在零下25摄氏度的气温下保养车子。记得那一次是他的车子进行三级保养,他带领着助手把车开到保养台上,进行检查、紧定、调整、注油、换环、紧瓦等项。从上午八点一直干到下午四点多钟。手和脸冻得红紫,手背已经冻肿了也不在乎,仍然坚持着干,直到把车全部保养完才回屋休息。他这种肯于吃苦,勇于锻炼的精神,我们是很服气的。这一点从他刚入伍时的表现就使我们深受教育。那是入伍后进行队列教育和射击、投弹等共同课目训练时,雷锋对每个课目都感到新鲜,产生很大的兴趣。他不仅在训练时间内抓紧训练,而且抓紧一切时间随时随地勤学苦练。他为了练好射击,自己制作了一个小靶子,插在操场一边,一有空就趴在地上对着靶子练习瞄准,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为了增加自己的臂力,他经常练习托砖头,有时还把一块砖头吊在枪上,用立姿有依托进行射击练习。由于他这样长时间的苦练,臂力增强,握枪稳当,每次实弹射击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投弹训练时,对一些身强力壮的大个子来说,即使是不用练也能达到投远投准的要求;可是对雷锋来说,个子比较矮,体质也不算很好,投弹这个课目对他难度很大,每次轮他投弹时,不是投不远就是偏离目标,常常是不及格。当时,雷锋非常着急,饭吃不下,晚上睡不着觉。但是他不灰心,不怕困难,不怕苦和累,下定了决心要攻克难关。一次他对我说:“我是一名解放军战士,连一颗手榴弹都投不远,怎么能上前线打击敌人,又怎么能谈得上保卫党、保卫祖国呢?”我劝他说:“不要操之过急,加强练习慢慢就会投远的。”后来,他经常利用一切时间到操场上自己练投,从这头跑到那头,又从那头跑到这头,反复练个不停。当自己感到对动作要领体会不深时,就主动向其他同志请教。有时甚至夜里醒来穿上衣服跑到附近操场上练习投弹。他就是这样像着了魔似的一个劲地苦练,胳膊甩肿了,他从不叫苦。大家看到他这种情况,都很心疼,同情和关心地劝慰他:“要注意身体!”可是雷锋仍不放松练习,他恒心不变,非要练成不可。终于,经过他一个多月的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投弹课目结束考核时,雷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受到了领导的表扬,也博得了同志们的好评。多年来,每当我看到惠连生同志帮助他纠正投弹要领时的那幅照片,我就会为雷锋那种刚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精神,油然而生一种敬佩的心情!
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经常为人民群众做好事,确实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1961年10月1日庆祝国庆节12周年那天,雷锋带领我们到抚顺瓢儿屯火车站义务劳动的情景,一直作为一件美好的回忆深藏在我的记忆中。那一次的行动,完全是由雷锋同志发起的。在十一的头天晚上,雷锋班长召开班务会。会议一开始他就说:“明天是十一,庆祝建国12周年,连里放假一天。我的想法是咱们不能光休息,应当找点事做,看大家同意不?”大家纷纷发言,有个同志提议: “由班长安排,让干什么都干。”于是大家都表示赞同。就这样,雷锋同志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大家。他说:“咱们留下两名同志把全班所有的床单都洗完,然后到炊事班去帮厨。其他同志由我带队去瓢儿屯火车站打扫卫生。如果大家没意见,散会后就开始准备扫帚、铁锹、土筐等。今晚大家好好休息,明天早饭后就出发…… ”他又征求了一下意见,大家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
第二天,也就是国庆节的早晨,雷锋向连首长报告了全班的行动计划,得到了连长的赞许,遂领着我们肩扛清扫工具,排着二路纵队,步伐整齐地到了火车站。到了车站,队伍解散原地待命。雷锋班长则找到车站的领导,向其说明了我们的来意。他回来集合大家,在全班面前做了任务布置。他讲道:“我们今天放弃休息,是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国庆节。在进行义务劳动中,我们一定要遵守群众纪律。我们为人民群众办好事,是为了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人民解放军,从而加强军民团结。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干,干就干好。同时我们要强调,请大家务必注意安全,千万不能出现事故。对打扫卫生的要求,必须达到干净彻底,要爱一草一木,别损坏车站的东西。如果惜用车站的东西,不要弄坏,用后要还……”在他向大家交待任务当中,旁边站着一些候车和路过的群众纷纷赞扬说:“解放军在节假日里不休息,到车站义务劳动,真是人民的子弟兵啊!”群众中不知是谁,很可能他知道雷锋的先进事迹,用充满着敬仰的语气说:“你们没看看讲话的那个小个子班长是谁?那是雷锋!有雷锋这样的先进人物当班长,这个班肯定净做好事……”
雷锋安排完了以后,大家按各自的分工开始扫的扫,推的推,抬的抬,干得热火朝天。从早上八点多一气不歇地干到11点半,把个车站的室内、室外、周围环境、站前广场打扫得彻彻底底、干干净净。正当干完活,刚要休息,一列客车进站了。雷锋急忙向大家打招呼说:“我们的活已经干完了。现在火车刚刚进站,大家快些帮助维持一下秩序,照顾好旅客……”他的话音未落,我们六个人主动找事做,有的扶老携幼,有的帮拿东西,我和另外一个同志是帮助站务员收票。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雷锋把一位老大爷扶下车,同时将很大的一个包袱背在肩上,搀扶老人走出收票口,见到了接老人的家属,才把大包袱交到家属手里。老人和家属都非常感激,一再致谢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我们的确是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说真的,干了一上午活,确实感到累一些。可是一听到周围群众对我们的行动赞不绝口,又确实感到美滋滋的,深为劳动后的愉快产生了一种自豪感、荣誉感。
我们回到连队已经是中午12点多钟。雷锋去连部报告了我们上午进行义务劳动的情况,我们几个人洗脸过后便开始打起扑克和下象棋。可是雷锋班长却不知疲倦地又去炊事班帮厨了。
当天晚上,雷锋召开班务会,把义务劳动情况作了总结,对大家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希望保持和发扬这种精神。
雷锋处处做好事、时时做好事的光辉形象,给我留下了永久难忘的记忆。他的精神闪闪发光,永远激励着人们奋发前进!
1993年5月25日于辽宁省辽阳市
作者介绍:于泉洋,原雷锋所在班战士,1942年 9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市,1960年1月 8日参军入伍,1963年11 月入党,中专文化程度,历任“雷锋班”第三任班长,雷锋生前所在连副连长、第五任连长,雷锋生前所在团技术营营长,副团长等职。1959年,他和雷锋同在鞍钢弓长岭矿当工人,后来同时被分配到运输连,后来又同在一个班,同雷锋在一个团、一个连、一个班生活、工作、学习两年零八个月。在部队中95天的相处,使他特别熟悉雷锋,是雷锋先进思想模范事迹的主要见证人之一。
《走进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