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启丰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4682758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5月09日

遭受轻视的后半生

发布时间:2011-05-09 08:49:37      发布人: 孝行天下
        父丧三年期满,彭启丰回到京师,出任吏部第二副长官--右侍郎。不久,再次提督浙江学政,直到乾隆十八年,才调任兵部第一副长官--左侍郎。乾隆二十年二月,高宗就大臣乞请去职回籍终养一事,降旨宣谕,如确系身体有病、老父老母需要侍养等,可准予离休。彭启丰自知皇上开始小觑自己,遂于第二天上疏,请求离职,回老家侍养老母。同时上疏乞请去职终养的还有大臣稽璜。彭启丰此举本非真心,他想进一步试探一下皇上对自己的态度。因为当有人提出离职终养时,若皇上离不开他,会下诏挽留的。彭启丰的折子呈上去后,高宗当天便作了批示:"昨日就臣僚终养一事,降旨宣谕。今日稽璜、彭启丰各上疏乞求终养。他们若是在降旨前提出来,出自真情且确实需要,理应批准。现在尔等是因为面聆朕训,感发天良,则所访是朕的开导所致,且尔等也无迫不及待的事,故可准可不准,去留朕得权衡一下,视各人的情况而定。彭启丰才干仅够一般水平,办理部务也是力不从心;他原系翰林宫,以文学为职,而从去年跟朕巡行所作的诗来看,学问也远不如前了。他既然提出申请,就批准他回去吧。"而那稽璜,高宗却下诏挽留了。
  彭启丰虽然弄假成真,但也清楚了高宗对他的看法。
  他在家乡呆了六年,又申请出仕。彭启丰毕竟是两朝老臣,况且还是父皇点的状元,出于这个考虑,高宗允准,委任他署理吏部侍郎。第二年四月,实授吏部侍郎。这年五月,碰上三年一次的京官考绩,当时叫作"京察"。三品以上,由所在部开列事实,上奏裁定;四、五品特派五公大臣审查;余官由长官考察。考察之后,按成绩有无和大小排列名次。吏部官员中,吏部郎中阿敏尔图列在第一等,而彭启丰独列第二等。户、礼、兵、刑、工五部官员等第虽也参差,但都相差不大。高宗审查"京察"结果,对吏部的考绩大为不满,下诏切责道:"吏部郎中阿敏尔图列为一等,而彭启丰独列为二等,是有心显示他彭启丰与众不同,并非偶然品题高下。阿敏尔图系满洲世家,朕常见熟知,他果真有出众才干,堪膺重任,出外做封疆大臣,入内做辅佐宰臣,早就擢用了,还等吏部官员留心甄择荐举吗?况且京察等次,不过就现任职务而言,并非一生定评。阿敏尔图在吏部郎中任内,安分供职,且能公正无私,顾惜脸面,象选拔官吏,出入银两等事,从他的品行来看,的确无什么差失。彭启丰之意,不过是因阿敏尔图系满洲望族,不特加区别,怎知其与众不同?彭启丰人不如他的学问,学问不如他的文章,从无一句有创见的话,没有指正过一件大事,便想在众人的奏折中,小示异同,如此标新立异,谁人不能?朕衡量人才,象各部院兼职的大学士、尚书、侍郎等,也只是让他们克尽职守,各抒己见,并不是根据他们的话来黜陟官员,其间或同或异,原是不加责备的。试问吏部各大臣,列阿敏尔图为一等,是保他做封疆大臣,还是荐他做辅佐宰臣?彭启丰如此标新立异,是为京察大典,还是沽名钓誉?这是不言而喻的。"他在诏书中把彭启丰着实责斥了一通。
  高宗对彭启丰早有看法,故有此举。若是他人,未必惹他如此大动肝火。
  不过,高宗并未处罚彭启丰,这年六月,让他去浙江当乡试的正考官;十二月,迁左都御史。乾隆二十八年六月,他又被迁为兵部尚书。高宗不喜欢彭启丰,但又一直在使用他,且职掌还愈来愈重。这是因为彭启丰还是有一定才干的,象他这样的人,朝中也不多。但高宗总是看他不顺眼,动辄小题大做,对他大加呵斥。乾隆三十二年,高宗又小题大做,指斥彭启丰。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彭启丰出任兵部尚书后,高宗擢用大学士文贻直之子史奕昂为兵部侍郎。一次,高宗召见史奕昂,对他说:"分管兵部的大学士尹继善又充任军机大臣,年老体弱,不能每天会衙门办事,况且他也是刚刚分管兵部,情况还不太熟悉;兵部尚书彭启丰是个碌碌无能之人;钟音、蒋落两个兵部大臣办事也不熟练,你与期成额两个大臣尚能办点事,应随处留心。"史奕昂得意起来,极为狂傲,自以为高宗把兵部交给了他,对彭启丰极其蔑视,当着众人的面说他干不了尚书这么大的官,只配做个司一级的官员(部下为司人)期成额见史奕昂如此狂妄,极为不满,上疏奏劾。高宗问彭启丰文奕昂说过这话没有,彭启丰坚称没有。高宗又问钟音,钟音说史奕昂的确说过。于是,高宗让文奕昂、彭启丰、期成额、钟音等,当面对质,彭启丰才唯唯承认。高宗龙颜大怒,指斥彭启丰不言人过,甘效唾面自干,心地欠诚实,积习未改。诏今文奕昂降为三品卿衔,罢黜官职,回家闭门思过;彭启丰降为兵部侍郎。
  到乾隆三十三年,又逢"京察",高宗下诏;"彭启丰才识有限,办事不力,命以原品退休。"勒令彭启丰离职。
  至此,彭启丰结束了他极为坎坷的41年仕途生涯,回老家长洲去了:乾隆三十六年,彭启丰又赶去北京祝贺孝圣皇后八旬寿辰,高宗赐诗嘉奖。四十一年,高宗东巡,彭启丰赶到山东迎驾,高宗赏给他尚书官衔。四十九年,彭启丰病死于长洲老家。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