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09年出生在湖南湘潭。
1927年离开湖南省第一中学后,先后当过中、小学音乐教师和报馆校对员及杂志编译员。
1930年后曾三次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声乐、钢琴、作曲。在这期间又曾在上海、武汉从事左翼文艺(戏剧、音乐)活动。
1931年加入“左联”。
1932年在武汉与张庚等创建武汉左翼戏剧家联盟,1933年参加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的活动。
1935年聂耳出国后,他主持音乐小组的工作,与沙梅等人组织业余合唱团,开展群众抗日救亡歌咏活动。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组织“业余合唱团”及“歌曲研究会”等,积极推动上海的救亡歌咏活动。
1936年初,左翼剧联决定解散时,他除与孙师毅组织了歌曲作者协会(原名词曲作者联谊会)外,还组织了歌曲研究会,并经常去女工夜校教歌。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许多群众歌曲,并参加了进步电影的音乐工作。吕骥在上海期间,曾3次就读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声乐和理论作曲。
1937年初,吕骥从上海到北平、绥远等地,在学生和抗日前线的士兵中,开展救亡歌咏活动。“七七”事变以后,吕骥到山西,在牺牲救国同盟会、决死纵队从事宣传工作。同年10月到达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工作,并参加筹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1937年在华北地区发动组织救亡歌咏活动。同年冬到延安。
1938年参与筹建鲁迅艺术学院,并任其音乐系主任及教务主任。
1939年到晋察冀根据地,筹建华北联合大学音乐系。
1940年后返回延安,先后任鲁艺教务主任兼音乐系主任、副院长等职。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吕骥率领鲁迅艺术学院大部分师生赴东北解放区,先后任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副院长、院长。
1946年后任东北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鲁艺文工团、东北音工团团长。
1948年春,他筹建东北音乐工作团并任团长。
1949年,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成立,吕骥当选为主席,同时负责中央音乐学院的筹建工作。
1949~1957年,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
在1953、1960、1979年的3届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主席。
1985年的第4届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名誉主席。
1985年当选为国际音乐理事会名誉会员。
2002年1月5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