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朴老人留下万元党费
陈稼秋是张家港市塘桥镇人,1955年入党,1962年沙洲建县后,曾先后在县委办公室和县委宣传部工作,今年9月23日晚上去世,享年82岁。作为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惦记着党的十八大何时召开。
陈品芳告诉记者,9月22日当天,显得特别清醒的父亲和她进行了最后一次对话。父亲问道,“不知道党的十八大什么时候开?”陈品芳回答说,“还没确定”。父亲眼含热泪说,“看来十八大我是看不到了!我的生命都是共产党给的,我想多交点党费,你们要帮我完成这个愿望。”
陈稼秋老人去世后两天,9月25日,他的子女就把装有1万元现金的信封交给了塘桥镇组织部门。“接到这笔特殊党费时,我充满了崇敬和感动”,塘桥镇组织办相关负责人苏侃斌说,老人平时生活非常俭朴,积蓄不多,子女的生活条件也一般,他完全可以留给家人补贴家用,却毅然选择了交党费,“他是我们年轻党员学习的榜样。”
在陈稼秋生前居住的房间里,记者看到,老人的生活非常俭朴。电视机至今放在一张破旧的八仙桌上,两把泛黄的沙发椅用了多年,靠墙的书柜陈旧而齐整,摆满了马列著作、《毛泽东选集》 和《邓小平文选》等书籍。“父亲生前抽的烟不超过5元一包,喝的酒基本上是两三元一瓶的,衣服大部分是晚辈不穿的旧衣服。”陈稼秋的大儿子陈品曾说,老人唯一的一次“奢侈举动”是2006年跟旅行团坐飞机自费去了趟北京,在天安门广场看了升国旗,登上了向往已久的长城。
陈稼秋对别人却很慷慨。同村的村会计陆正良在10多岁时就受到陈稼秋的帮助,至今充满感激。“村里不管谁有困难,他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村民陆金祥高血压中风后,同样在病中的陈稼秋带着儿女们一起给他送去了钱。村民徐仁庆在生命垂危之际,威望很高的陈稼秋为他举行募捐,筹集到了1万多元“救命钱”。
陈稼秋常说,“对于我这样一个从小失去父亲、只有小学文化的人来说,能有现在的生活,心里充满了对党的感激。我不图别的,就是要以实际行动报答党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