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成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00523727
本馆由[ 纪念馆 ]创建于2011年05月14日

第 五 章 和 睦 的 大 家 庭

发布时间:2011-05-17 14:58:32      发布人: 纪念馆

第 五 章   和 睦 的 大 家 庭

 

在家里,父亲是一位好家庭成员,老老少少都喜欢他,热爱他。在父母面前,他是好儿子;在弟弟面前,他是好兄长;对待妻子,他是好丈夫;养育儿女,他是好父亲。

解放初期,我的家庭是一个大家庭。爷爷、奶奶带着我父母一家和我二叔一家、三叔一家在一起,共有20多口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50年代末分开另过,也都住在邻近。父亲是火热心肠,热爱、关心着每一位家里人。父亲每天上班下班,一早一晚都要到爷爷、奶奶的房间去,看望爷爷、奶奶,和爷爷、奶奶唠嗑,问寒问暖。爷爷爱吃鱼,父亲就买大鱼、小鱼给爷爷吃。夏季、秋季水果上市了,父亲就买回来水果,给爷爷、奶奶尝鲜。爷爷、奶奶有事有话,都要和父亲说,父子连心,母子情深。

我父亲去世以后,按照国家政策,爷爷、奶奶得到一份遗属补助。1973年的时候,每个月是6元钱,以后逐渐涨到20元钱。每当我把遗属补助领回来,送到奶奶手中,奶奶拿着钱两手颤抖,喃喃着,“德成啊,人没了还挣钱哪!”老人想念儿子的痴情,催人泪下,溢于言表。爷爷、奶奶的身体健康,看到了全部10个孙子、5个孙女。爷爷于1980年逝世,享年84岁;奶奶于1986年逝世,享年95岁,一辈子饱经风霜,晚年享受了天伦之乐。

父亲和自己的两个弟弟,是一奶同胞、手足情深,时时刻刻关心着他们。我二叔受我父亲的影响,从50年代开始,就在大队工作,由大队文书做起,大队长、大队书记全做过了,当了一辈子大队干部。父亲时刻关怀着二弟弟,关怀着尚家大队的工作。在家里,就和二弟弟唠了大队工作、农业生产、乡亲事务。我二叔心直性耿,脾气爽快,好打抱不平;为群众办事,一心一意,不打任何折扣。下农田参加生产队劳动,他拿锹拿镐,裤腿卷到膝盖高,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把自己摆在群众里。乡亲们有事,他知道了,都要到场,看一看问一问,需要什么帮助。全大队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老百姓家家户户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浸透着二叔的心血汗水,述说着二叔的辛苦劳碌。而他自己,一年只记3600个工分,唯有奉献,不需索取。

在我们家里,我二叔是主要劳动力。解放初期,我们的大家庭还没有分家,我父亲在外面工作,家里的事,都是我二叔操心,由他辛辛苦苦支撑着。实际上是在支持我父亲的工作。哥两个同胞手足,心照不宣,家里家外配合默契。我父亲是老大,给予两个弟弟更多的关怀与尊重。现在遗憾的是,我二叔于去年清明节前逝世了,没有机会再与二叔谈论他们老一辈兄弟之间的手足情谊了。

我三叔是抚顺市委党校教授。今年春天,听我说要为父亲建立网上纪念馆,心情很激动。几个月来起早贪黑,写下了过万字的回忆文章。他说,“我和大哥在生活的过程中,有诸多事情都是依靠大哥给我以指导,才使我能健康顺利地成长起来,而不走弯路。特别是在我幼年还不成熟时期,尤为显得重要。对这些往事至今回忆起来,仍觉得还散发着浓郁的芬芳,香味使我留恋难忘。”1937年过完春节后,我们屯里有开设的私塾学堂,父亲将我三叔领到这个学堂去念书,这是我三叔上学念书的开始。在当时我们屯里和附近村里还没有所谓的“官学校”,就只有这样的私塾学堂,一位塾师,20左右个学生。即使是这样的学堂还是很少的,我们周围想念书的,还都跑到我们屯里来念书。我父亲看到这种情况,就竭力主张将我三叔送到学堂去念书,多学些本领,反映出父亲的有远见卓识。当时屯里与我三叔年龄相仿的孩子,他们大都没有上学,都在玩耍哪。我三叔至今倍感父亲的关怀和热情,心里充满敬佩和感动,终生难以忘怀。1939年春天,父亲教三叔唱《苏武牧羊》。父亲一边教唱一边讲歌词的意思。苏武是西汉时期朝廷的官员,汉武帝年间派他出使西部匈奴。由于苏武拒绝匈奴王的要求,遂被放逐到荒无人烟的北海去放羊。在冰天雪地的地方呆了19年,饥寒交迫就“渴饮雪,饥吞毡”,维持活命,但也绝不屈服于匈奴。我三叔听完这首歌,觉得《苏武牧羊》挺有意义,苏武很有志气。我三叔说,像这样有觉悟有志气的人是有前途的,是受人敬重的。

父亲是我的第一位老师,父亲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教育着我,引导着我。1971年,我在县教改组上班以后,每个月回家,我都要买几斤水果拿回来,送给爷爷、奶奶。19977月,三叔三婶由抚顺来老家。726,我邀请二叔同三叔三婶一起游九门口长城,观碣石海景,逛孟姜女庙,还有侄儿侄女振宇、祖旺、红月、祖博等跟随,一家人兴致勃勃,其乐融融。现在翻看这些彩色照片,使人回忆起十分美好的往事。2001年春节,我二叔80寿诞。我们全家人集聚一堂,祝贺二叔80大寿。以后每年春节,我都要回老家看望二叔,给二叔拜年,与二叔聊家常。20042月,我三叔晚饭后散步,遇车祸小腿骨折。我会同三弟尚尔兴前往千里之外的抚顺,到家里去看望三叔。我为陪同叔父婶母旅游、祝贺二叔父80岁寿诞、赴抚顺看望三叔父,都撰写了诗词,以表达晚辈的尊敬情怀。

今年春节以后,我提出了为父亲建立网上纪念馆的设想,开始精心筹备。我三叔知道以后,非常赞同,马上打电话支持我。几个月来,三叔静下心来,满怀深情伏案回忆,写下了大量文稿。最近,三叔把文稿给我邮来。拿着飘香的手迹,我心里十分激动。三叔在文章中回忆父母的养育之恩,缅怀兄长的手足之情,追忆大家庭的天伦之乐,字字句句溢满深情。我被三叔的痴情深深地感动。

现在,我们这一辈人都大了,兄弟十人姐妹五人渐渐地老了,成了大家庭的主力军,我们的孩子们也成长起来了。这两辈人,工农商学兵各界都有,多数在家乡,少数在外地;有的儿孙满堂,有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关心着照顾着。有事务的时候,大家就全部聚到一起,谈东论西,其乐融融,充满天伦之乐。在这一时刻,仿佛看到了大家庭的过去,看到了昔日大家庭的影子。我想,祖辈、父辈的在天之灵,看到这个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也会含笑颌首的。

和睦的大家庭,有很多感人的家史,教育人的家风。我现在搜集到的很少,以后还将随时补充。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