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另一说法抗战的时间应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在南京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军驻中国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1945年9月3日国民政府宣布举国庆祝。1946年4月,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将庆祝胜利的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定纪念日”)。1955年台湾当局将9月3日定为军人节。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在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了“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在《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延续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