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超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1019312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7月08日

怀念程文超老师:康乐园里的一片叶子

发布时间:2010-10-25 10:20:18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海涛:康乐园里的一片叶子——怀念程文超老师
  我在校园BBS上得知程文超老师不幸去世的消息。黑色屏幕上不断有字符闪耀跳动,越来越多的学生自发写下文字,纪念这位富于人格力量的老师;我不停刷新网页,视线越来越模糊。走出苏塞克斯大学图书馆时阴云密布,不时刮下几阵冷雨。我遥望东南天际,那里有我热爱的一位老师,他在与病魔搏斗十二年后,终于不舍地离开了康乐园,离开了他深爱的亲人、学生和同事,带着于生之眷恋,带着深情回望的眼神。回来的公共汽车上,我顾不得旁人兀自流泪,布满雾气的车窗玻璃不时有水滴垂落,在霓虹灯映照下,宛如天使的泪痕。我终于等不及汽车到站便下了车,背着书包独自在布赖顿繁华的大街上啜泣,眼泪如此不可遏抑,洒落在夜晚寒冷的异国街头。

    我该如何描述你呢?亲爱的程老师。

    这个日子终会到来,而当它真正降临,还是将我们所有的人杀了个猝不及防。年复一年的手术、化疗,肿瘤、病灶,还有冰冷的器械和化学药剂,日益吞噬你的肌体。你的病情成了我们时常提起和关注的话题,尽管在你面前,我们都努力避开你的病,大家互相开玩笑,尽情享受这芬芳生命中的片刻欢愉。现在,我们所有的人,只能无助地站在岸边,看着你,这艘壮丽的大船扬帆启航,缓缓驶向彼岸的世界。我们目送你的远去,直到你美丽的风帆隐匿于蓝色的地平线下。你有一双多么温暖的手啊,瘦骨嶙峋的手布满皱纹,却异常温暖,我们的手和你的手,指尖分离,触觉消失,我们使劲伸长手臂,却再也够不着你的手指;你的体温一寸寸退却,我多想留住这最后的温暖,这曾经烛照了康乐园里多少年轻生命的光和热。

    我可以想象,你还是那么消瘦,你的头发想必还是那么柔软,我曾经就这么看你坐在对面乳白色的沙发上,师母倚靠在你身旁,用手顺着发际梳理你柔软稀疏的头发。你的眼睛永远明亮,而现在却永远也看不到这一切了:你宽大的写字台,你满墙的图书,你阳台上的花草,你那部不争气的电脑,你说它总是欺负你,还有你白色的TCL手机,我曾经看你为它讨价还价,像孩子一般将手机紧贴耳廓,听里面传出好听的弦音铃声,然后咯咯地笑,一脸得意。你对一切总是饶有兴味,年轻人的玩意儿你都想要,mp3、摄像头……。而现在,你得意的笑声不再有了,你的笑声只会出现在我们的梦里。

     那次在Y老师家,你谈到你的病,说到癌症的痛苦,说一个人到了为痛苦而活着的时候,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你说有时到了半夜,痛得睡不了觉,师母就会起来,轻轻拍打你的背,希望能够减轻你的痛苦,你是多么愧欠于她。你说你曾经跟癌症病友讨论怎样才能解脱,是出门突然被汽车撞死还是怎样,才不会有痛苦。在座的人都不知怎么接过你话才好。你笑了,一如既往的爽朗的笑,你说,大家放心,我不会寻死,我要想办法活下去。

    活下去,你对生命是多么执着啊。你说你是跟疾病打游击战。每次见面你总问我,你导师最近在忙些什么?我不知怎么回答才好,而你总是不等我回答就说,如果我有这么好的身体就好了。我说您放心,我导师说她写论文常常写着写着就成散文了,而您有口述论文的本事,这样您俩就可以打个平手了。你听了哈哈大笑,说自己正好相反,写散文写着写着就成论文了。为了可以继续写论文、带学生,你像研究学术课题一样研究自己的病情。那年你要搬家,李炜老师带着我们几个同学去帮忙打包,满屋子除了书,就是药。你一边整理一边归类,中药、西药、中成药、水剂、雾剂,如数家珍。后来你听说美国有一种新药,但还处在试验阶段,就请教我们几位熟悉网络的同学如何在网上找线索、查资料。

    你是多么爱美啊。你曾经拿出一家三口的艺术照让我们看,黑白照片上的你年轻而儒雅。我说你的样子像肖邦,你听了笑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怎么说也是一帅小伙儿。你仔细端详照片,无不向往地,好像又回到了那个青葱岁月。学校里要办校园卡,你拿着照相馆的相片说不满意,怎么能把你的光辉形象弄成这个样子,然后我拿着数码相机给你拍,你看我用软件给照片换上红色背景,把脸上的线条柔顺,惊呼这可不得了,犯罪分子整容也不过如此。后来你买了数码相机,让师母和我给你当“模特”试机,你一连拍了好几张,却不肯让我们替你拍。你说你现在的样子不好看,等病好了有的是机会。我说怎么不好看,您上课的时候是天下最帅的男人。可是现在,“机会”再也没有了啊。

     你确实帅,帅呆了。你给我们上“新时期小说研究”,说到崔健当年在工人体育场举办摇滚音乐会,你一脚踏在凳子上,做出弹拨吉他的架势,教室里炸了锅,确实帅啊!可是你的帅,还源于你无比丰富的内心世界,你的真诚、渊博、睿智和善解人意。我还记得您那个转身的动作,大概您自己都不记得了吧。那年在文科楼110,有一次一位女生上你的课迟到了,在窗口张望了半天,任凭你怎么示意都不好意思当着您的面进来,你转过身,装作咳嗽,又走到讲台边上摸摸那只没有一点问题的扩音器,让那位女生“偷偷地”遛进了教室。你就是这样,总是在想学生会怎么想,从不让学生难堪;跟你在一起,让人觉得格外舒坦,就像明媚的秋日里康乐园的大草坪那样令人舒坦。你在《反叛之路》的后记里写1993年第一次来到康乐园时的情形,读这篇后记总是让我热泪盈眶。你写你跟师母看到校园里的大树,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从此就在这里扎下了根……我总觉得,你就像康乐园里的一片叶子,藏匿在其它无数片叶子里,互相簇拥着,迎风招展。现在,这片叶子凋谢了,带着金色的光泽悄然落下,归于泥土。落叶滋养着树上的叶子,风起时,它会听到树上的叶子窃窃私语,诉说它们对它的思念。

      您还记得吗?那次在中华广场,我们在美食街坐下,你要了过桥米线,说手术后不易吞咽,平时只好吃粉面粥。每吃几口你就要停下来咳嗽,边咳边说对不起啊。我知道那是因为部分舌根切除后食物容易滑入气管的缘故,忙说没关系。那天你气色特别好,要了米线又要刺生,吃完桌边堆起一叠纸巾。后来我才知道,你为了第二天给研究生上课,到医院打了激素。你谈起伯克利的生活,说那是你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伯克利自由的空气、常青的校园,多么让人留恋。我说我知道您本可以留在美国,过上中产阶级的富裕生活,但是您还是带着一家人回来了。你说这没什么,你的事业在中国。你谈到正在进行的“欲望叙事”课题,谈到自己理论上的雄心,言谈间目光炯炯,一直望向远处,好像嘈杂的人流中一尊凝固的雕塑。你鼓励我一定要争取机会出国研修。这次临出国前一天我还给你发短信,说您就等我给您带好吃的吧……好吃的……您家里好吃的真多,我在您家里吃过各种好吃的水果,吃过您家乡的武昌鱼。你总是说你不吃,让我们多吃,我知道那是因为生病要忌口。现在,您终于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程老师,您想吃什么?我回国时还给您带,您说吧……

2004年10月27日深夜 于英国布赖顿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