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扬精神
1963年他发表重要论文《<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所见的汉语、朝鲜语对音》,该文依据对音材料整理出16世纪北方话的语音系统,解决了汉语语音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因而成为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经典性文献,至今仍为国内外广泛引用。近代汉语的历史分期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重大问题,胡明扬教授以语言要素本身的变化为标准,提出了独到的分期意见。目前有关近代汉语的分期,特别是分期上限的定位,他的隋末唐初说与王力的宋元说、吕叔湘的晚唐五代说被共认为三家有代表性的看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胡明扬教授用力最多的一个领域。在这一领域,他从汉语的实际出发,发表了一系列理论论著。其中《论语法形式和语言意义》(1958年)、《再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1993年)两篇长篇理论文章全面、深入地论述了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以及二者的相互依存关系,阐明了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原则的重要性以及结合的途径等重要理论问题,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坚持这一正确原则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因而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被共认为汉语语法学的经典性文献。
胡明扬先生第一次提出“句法语义范畴”的重要概念,并初步建立了句法语义范畴的理论体系。这一概念的提出和相关理论体系的构建被认为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发展。他还第一次提出“完句成分”的概念,开启了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个新领域,对这方面的研究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胡明扬教授在汉语语法的具体研究中也多有建树。
20世纪80年代,他创造性地把传统的结构分析方法和新兴的社会调查方法结合起来,对北京话语气助词和叹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正确地总结了语气助词的多种连读变音规律,而且分析了不同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对连读变音的影响,使汉语语气助词和叹词的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汉语词类问题是语法研究的老大难问题,20世纪90年代,胡明扬教授带领一批学者进行攻关性研究,其成果收入他主编的《词类问题考察》一书。这部论文集被认为是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的总结与突破,因而一出版便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此外,胡明扬教授还主持编写了国内第一部词典学研究著作《词典学概论》,对计算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和语文教学发表了一系列有指导意义的重要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