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放大镜作诗的宿迁老年大学101岁老人蔡建洲 _ 作者 赵邦富_蔡老上_老先生_诗词
宿迁市老年大学诗词班有一位101岁的老人,他就是我的同班同学——蔡建洲老先生。他是2013年报名参加市老年大学学习的。他说:“从现在做起,什么都来得及。”九十六岁上大学,精神可嘉,可喜可贺。让同学们佩服的五体投地,大家都为有这样一位同窗老友感到骄傲和自豪。
蔡老上老年大学,先后参加了书法班、文学班学习。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大雪纷飞的寒冬,他都能按时到校上课。虽然视力减退,听力下降,但他对学习的热情不减。耳背,他就带上助听器;眼花,就手拿放大镜看书;总是想办法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班级交给的写作任务也都是一丝不苟的去完成。2021年5月,宿迁市委老干部局在全市离退休干部中征集建党百年诗词作品,准备出一本《百首诗词颂党恩》诗集。班级向学员宣传征稿并提出要求后。蔡老不顾年老体弱,积极参与,写了改,改了写,有时躺在床上构思一个词,爬起来再写,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八十岁的大儿子蔡念之心痛的提醒他注意休息,他耐心的解释说:“我有任务,完不成任务睡不着觉,只有写出满意的作品,心里才舒服。”终于创作了一首《歌颂党》“赤胆忠心想国民,千方百计为脱贫。全民实现小康乐,党的阳光暖在心。”被采用。蔡老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读好书,干好事、说好话、做好人。
谈起诗词创作,蔡老说:“我在中小学校里教了四十年的数学,天天满脑子都在思考着代数、几何,在文学方面没有深入学习和研究。但我平时就喜欢读报看新闻,每当有所感悟,往往会写上几句,或是歌谣,或是打油诗,从中寻找乐趣。读书看报,作对吟诗,确实能活跃思维,缓解老年人常见的烦恼和孤独,从而达到修心养性的目的。”写作也就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份,就是在他生病住院期间也不间断。2018年在中医院住院期间写道“平生首次住医院,医院设施美人间。公费医疗实在好,优越社会保民安。”同病房八十五岁崔文生老先生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也在病榻上欣然命笔:“病房拜师蔡建洲,今年高寿九十六。一生育人干革命,诚心敬意跟党走。”近年来蔡老笔耕不辍,写了诗歌七百多首,回忆录传记三十多篇,槛联五十多副。其中有一首写道:“九五高龄争朝夕,老年学府学画鸡。鸡年吉利人增寿,多彩人生遇期颐。”
蔡老1947年在镇江师范高师科班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先后在宿迁蔡老庄完小、沭阳县初级中学等任教长达40余年,被评为中教六级。1983年离休,获得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建国70周年纪念章一枚。家庭获得“教育世家”荣誉称号。
孔夫子弟子三千,蔡老先生是桃李满天下,弟子多少难估计。就他在沭阳县执教九年(1952年至1961年)时间,就送走35个班级,约1700多人,学生遍及全国各地。吕述望是全国著名的破密专家,姜西是国家一级画家,吴宗俊为国家作出特殊贡献享受政府特别津贴。
蔡老有一个幸福家庭。儿孙满堂且都很孝顺。平时蔡老上学或外出,都是儿子开车接送。几次去外地采风都是他儿子开车陪护。如班级组织到洋河游嘉年华,到古黄河双塔等地采风,都是儿子开车陪伴身边,感动身边人。为此他在诗词中写道“儿子名蔡波,买辆三轮车,常陪游景点,伴我上大学。”
2023年《宿豫老干部》第2期刊登蔡老先生一首鹧鸪《自律》诗:“老叟今年百岁庚,优良习惯保安宁。七时前后吃茶点,晚上睡眠九点钟。防懒散,奋笔耕,欢歌盛世颂民情。勤于用脑能长寿,心态平和气不生。”
最近他又出了一本《诗文集稿》,其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目的是‘供亲人存阅留念,让无声岁月留痕’。”最后祝愿蔡老先生健康长寿,再创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