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在纪念哈尔滨解放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父母亲当年从山东解放区奉命奔赴东北的历程。
1947年,解放战争第二年。根据当时解放战争形势和中共中央指示,山东军区抽调主力部队六万余人、干部六千余人,分陆海两路疾驰东北地区。当时,我父亲冯青山在山东渤海军区司令部机要科任机要股长,母亲娇善菊在司令部医务所。按上级部署,经父母申请,军区批准,父母从部队调东北大连工作。一声令下,当年四月,父母随同山东渤海军区党政军选调的军政干部从渤海军区驻地阳信出发,开始了北上征程。
从山东到大连有惊无险
1947年4月6日,父母乘黄河客货船到达黄河入海口羊角沟。当日下午即换乘海船经一夜航行,抵达胶东龙口港。在夜航中,父母乘坐的海船,几次避开了国民党反动派海军军舰的巡逻,历经风险,闯过了封锁线。随后父母又乘车到了烟台市。当时从延安和全国各地抽调的大批干部都在烟台集中后分批乘船渡海进入东北。根据斗争形势和渡海安全的需要,父母按组织上的规定,脱下了军装,换上了便装,并上交了随身携带的短枪等武器。在烟台市委招待所住了三天后,父母登上了开往大连的渡船。由于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海上情况非常复杂危险,经常有国民党军舰和美军军舰巡逻游弋,同时还有苏联红军的军舰巡逻,渡船随时都可能和敌方舰船遭遇和发生交火,父母和大家一样都很紧张,随时准备和敌人一战。渡船在戒备中时快时慢,不断改变航向,以避开敌舰,好在有惊无险,终于在拂晓时分,进入了属于苏联红军警戒的大连海域,顺利到达大连港。父母住进了大连市委招待所。
由于苏联红军还控制着旅大地区,而且辽沈地区战事紧张,战争气氛非常浓厚,大连党政机关也准备迁出大连。因此,组织部门决定凡从全国各地调来大连工作的同志和途径大连的同志限期一律北上哈尔滨。
经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略域外风光
父母在大连住了半个月后,于1947年4月28日下午随同北上哈尔滨的数百名干部乘苏联商船由大连港出发北上。经两天一夜航行,于5月1日抵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镇南浦港。镇南浦港是朝鲜的重要港口,可以停泊中型舰艇,从船上可以看到有不少苏联红军的大炮、坦克和战斗机。父母说,这段航程虽然长一些,但由于远离战区,风浪又不大,是父母参加革命以来,首次以平静的心情,观赏了海景:辽阔的海空、碧蓝的海水、跳跃的海鱼、海水清凉、海风拂面、海鸥穿梭飞翔、渔船荡漾在海面上。这些安详和平的景象,对于刚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场中冲杀出来的父母,真是难得的奢侈和终生难忘的经历。在船上,父母和从全国各地抽调北上的干部聚集在一起,同舟共济、团结互助、相互交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随后,父母和大家乘火车到达朝鲜首都平壤,住进了我国驻平壤总领事馆招待所。总领事馆同志介绍了朝鲜被日本军国主义奴役统治了几十年以及1945年“八一五”光复之后的情况。在这难得的时光里,父母他们又在领事馆同志带领下,参观了平壤市容,攀登了平壤风景秀丽的牡丹峰,在牡丹峰上,父母他们浏览了平壤全貌和它周围的山山水水,看到了滔滔大同江水。这些都给父母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经长途跋涉到达哈尔滨
1947年5月10日,父母从平壤动身,乘火车来到朝鲜边防小站—南阳站,南阳是朝鲜的一个边境小镇,紧连着中国的边境城市—图门市。因火车不通,父母他们带着行装步行走过多石不平的小路,通过图门江桥后,乘汽车住进了图门市委招待所。图门是吉林省的边境城市,父母他们在图门住了三天。于5月14日乘坐两天一夜的火车,于5月17日上午抵达当时东北局、东北军区所在地—哈尔滨市,住进东北局组织部招待所。至此,父母由山东出发途径渤海、大连、朝鲜、吉林省,终于到达北上的目的地哈尔滨。不久,父母被东北局组织部分配到当时的东北银行总行。从此,父母开始了他们人生的一次新的重大转折,由部队转而从事金融工作,此后几十年,他们一直工作战斗在金融战线,一直生活在哈尔滨市。回顾父母这一段北上的经历,真是有些传奇又有些梦幻!对我们后代而言,这里又有着难以忘怀的教益和启迪。
冯 东 生
2016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