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启铿确认:物理学中规范场的势是一种主纤维丛上的联络
数学物理(mathematicalphysics)是研究物理的数学。1972年7月1日,杨振宁在北京大学演讲《规范场——一个新定义》时提到,有人认为规范场可能与纤维丛理论有关。陆启铿捕捉住这个重要信息。
拓扑与几何中纤维丛是一种极复杂的数学结构。数学家陈省身和吴文俊在纤维丛研究中成就杰出,陆启铿的纤维丛基础正是得自吴文俊的传授。1950年初,从吴先生对微分流形精辟的阐述中陆启铿有所顿悟。
经过研究陆启铿确认:物理学中规范场的势是一种主纤维丛上的联络。联络刻划丛上邻近两点的差别,表示场的势,那么曲率表示场的强度等一系列结论便顺理成章。他严格论证后写出讲义,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和高能物理所做了报告。1973年3月他的论文《规范场与主纤维丛上的联络》投到新复刊的《物理学报》,1974年7月公开发表。陆启铿率先明确给出规范场与纤维丛联络之间对应关系,并以联络论观点讨论了作为规范场的引力场。1975年12月吴大峻与杨振宁合作论文《不可积相因子和规范场整体表示》在美国著名刊物《物理学评论》上发表,国际数学界迅速作出反应。阿蒂亚爵士、唐纳森和弗里德曼等人,均取得突破,获菲尔兹奖。
陆启铿和他的学生在分析、几何和数学物理的其它研究中,也取得一批值得称道的成果。陆启铿先生和夫人张木兰大姐都是脊髓灰质炎受害者。他自幼双脚残疾,家境贫寒,靠自学、半工半读和微薄奖学金断断续续完成学业。华罗庚发现他的才华将他调到数学所。从此献身于数学研究,并取得一系列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