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原哈萨克文学系教授耿世民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8009315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25日

人物——耿世民

发布时间:2012-12-25 08:48:04      发布人: 一米阳光

  耿世民,男,汉族,江苏徐州市铜山县人,生于1929年11月28日,新中国第一代民族语文学家,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言文学系教授,国际知名古突厥语文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9年批准的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特殊贡献津贴的专家。1949—195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转至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专业,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他毕生献身于民族语文教学与研究事业,于1953年创办了我国的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讲授《哈萨克语》、《现代哈萨克语语法》等课程,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1956—1958年,前苏联专家E.捷尼舍夫(?.R. Tenishev)受聘来中央民院突厥语研究班讲课时,任其助手,并承担该班的部分教学任务。1976年受新疆自治区有关领导的委托,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古代突厥-回鹘语专业班”,担任主要教学任务,并编著了我国第一套系统的“古代突厥-回鹘语教材”(共八册,包括《古代突厥文碑铭选读》1册、《回鹘文献选读》2册、《黑汗王朝时期文献选读》3册、《总词汇》1册、《古代突厥-回鹘语文献语法》1册)。这个班的开办和系列教材的编写,为我国“古代突厥-回鹘语文学”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该班学生中,相当部分已成为有成就的教授、专家。1985年起招收“古代突厥-回鹘文献研究”方向硕土研究生,1993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为我国突厥语文学队伍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语言田野调查在其教学、科研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1952年曾赴新疆伊犁、塔城地区调查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1955、1956、1959年三次参加新疆少数民族语言调查。1956年在我国首次科学、准确地判断出阿勒泰地区的一小部分蒙古人所操语言是图瓦语,并在我国首次记录了该语言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并在此后,多次前往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调查研究古代文献及维吾尔、哈萨克、裕固、撒拉等语言。这些材料的研究发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