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松花江街道办事处萧红社区党委副书记孟宪波
哈尔滨新闻网讯(郑雷 记者 秦岭) 11月中旬,哈尔滨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15日清晨,南岗区松花江街道办事处萧红社区党委副书记孟宪波早早起来,带上清冰雪工具来到满洲里街115号大院清冰雪,他连推带扫再运,一连拉出十几车积雪。大院见亮了,天也放亮了,老孟却栽倒在雪地里,晨练回来的居民急忙把孟宪波送到医院。
2010年,在哈尔滨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城市发展战略进程中,作为最普通的社区干部,南岗区松花江街道办事处萧红社区党委副书记孟宪波忍着癌痛折磨,为城市“中兴”、为辖区百姓默默奉献着……
以真情实意赢得百姓支持
萧红社区是老城区,裸露地面比较集中,仅在三个庭院中就达6000平方米,且有三处棚户区是燃煤楼,有187处近千米的违章私建需在10天内拆除。孟宪波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他和社区干部们每天早6时就来到社区逐门逐户通知,“五加二、白加黑、风伴雨”,不厌其烦地做居民思想工作,争取理解和配合。
用真心换得民心,用行动换得感动,用坚持换得支持,这一直是老孟的工作作风。
邮政街299号居民李某有一处私建棚厦需要拆除,做了几次工作都没有做通,不得已要进行强拆,李某爬上房顶不下来。孟宪波赶来动员他下来,见李某还是不动,孟宪波借来梯子,强忍着阵阵胃痛,爬上三米高的房脊给他讲解政策。看着快要晕倒的孟书记,李某终于被感动了,他说“我服了,不给你添麻烦了”,终于同意将自家私建棚厦拆除。
赵某生活困难,私接阳台开了个食杂店,他对拆违很有抵触情绪。为既保进度又不使情绪激化,恰逢“七一”,孟宪波组织社区干部走访慰问贫困家庭,送去大米、豆油等日用生活品,在与赵某交谈中,孟宪波拿出庭院改造效果图,讲明这次拆违是为了彻底改变社区环境,他家的困难社区会帮助解决。第二天一大早,赵某自己动手拆除了全部违建。
有人粗略算了一下,10天时间,200多人次谈话,57户居民情绪平稳了、思想做通了,违章私建一个个消失了,而孟宪波这些天日渐憔悴、越发疲惫。
以透支生命换来家园美丽
海关街124号楼道口,几扇破板门随风摇曳。孟宪波时而拿出皮尺反复测量,时而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记录。这已经是他两天内第三次来到这里。
在硬化绿化铺装工作中,孟宪波就是这样满怀为民情怀,以不停歇的脚步,解决着老百姓遇到的一件件“小事儿”,一件件难事。
在施工筹备阶段,附近一家旅店老板找到孟宪波主动为工地供水供电。用老板自己的话说:“孟书记平时帮了我们不少的忙,这点小事儿都是我应该做的,更别说这次改造是为我们百姓出行方便了。”
庭院硬铺装快完成了,老孟又忙起了绿化栽花。一天,他拉来一车土,又夯土,又勾线,忙完了连腰都直不起来,脸上没了血色。他从衣袋里掏出几粒药片放入口中,旁边的居民连忙从家中送来了白开水。一位老人心疼地说:“孟书记,这么干你不要命了,你动动嘴,让他们年轻人干就行了。”孟宪波笑了笑,“我得教他们,要不他们不知道咋干,再说不就是拉拉土、栽栽花吗,累不死人的。”
就这样,30天披星戴月的坚守,难以计数的奔波劳碌,上百次胃痛痉挛,一次次生命透支,见证了6000平方米平整的庭院、200平方米漂亮的花坛、30处健身休闲设施的悄然出现。
以无私无畏书写生命华章
看着整治一新的庭院,孟宪波又开始琢磨着如何解决“有人建、无人管”的老问题。
靠几个社区干部的力量是有限的,要组建一支由居民组成的庭院管护队。孟宪波主动承担起3个庭院6000多平方米的清扫任务,在他的倡议下,12人的庭院管护队也很快组成。
为了不让重载车辆进出庭院破坏庭院路面,孟宪波又自己“找事儿”,每天在各庭院巡查,阻止载货车辆进入庭院。爱管“闲事”的孟宪波也被乱倒垃圾租房户踢过,被居民抬着送进了医院。可孟宪波的宽容和循循善诱讲道理令打人的租房户愧疚不已。当打人男子拎着营养品到医院探望躺在病床上的孟宪波时,孟宪波虚弱地说:“小伙子,当做一个教训吧,以后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啊,环境是要靠我们大家共同保持的。”
平凡而真挚的话语,感动身边所有的人。
一个个庭院,一处处花园,这里是孟宪波魂牵梦绕的地方,也是孟宪波累倒的地方。
这就是孟宪波,朴实不普通。在病魔和工作之间,他作出了崇高的选择,将为民服务变成了一种快乐和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这就是孟宪波,平凡不平庸。在小家和大家之间,他完成了神圣的取舍,以真情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用行动书写着为民服务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