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著名民俗学家牛耘牛耘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59135157
本馆由[ 生命的尊严 ]创建于2014年11月30日

“毕生甘做大众牛”是牛耘的真实写照

发布时间:2014-11-30 10:08:49      发布人: 生命的尊严
 卧室的墙上,挂了一幅书法,上面写着“毕生甘做大众牛”,用玻璃框裱起来的,上面已经落了些许灰尘。牛忠群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父亲突然第一次中风,这一征兆让全家人都忧心忡忡。可是经过几天的治疗和调养,他又重新振作起来,丝毫看不出在病中的样子。5月份再次因中风入院,“后来又好了起来,医生都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奇迹。”

  在病中,子女们都一直在床前尽孝。牛忠群回忆,父亲曾不止一次拉着她的手,想说些什么,说不出来就在她手里写,“父亲以前是特别健谈的人,病后说不出话来。”牛忠群回忆,“我曾经开玩笑地对他说,每天有那么多的约见和采访,要不要找个经纪人啊?”

  民俗老专家也会向晚辈请教

  在牛老的书桌上,有一个蓝色的大文件袋,这里面全都是老人生前保留的报纸,其中有很多都是与晨报的故事。“山里山外天贶节”、“合肥粮仓东大圩”、“老手艺系列之吴山铁字”……一份份晨报,都被牛老珍藏着。曾经接受采访时,牛老曾说过,“为了收藏《合肥地理》其中的一期,我从坝上街一直跑到小花园,都没有买到晨报,最后还是在其他的地方弄来复印的。”

  安徽省新闻名栏目江淮晨报《合肥地理》原作者李云胜与牛老相识多年,因为合肥老文化,李云胜几乎每周都要与牛老见面约采访。“牛耘先生是我们《合肥地理》创办的第一个文史顾问,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无私奉献。”李云胜说,因为工作的关系,采访了非常多的专家,牛老是最热情、最专注的,他愿意告诉我们自己所知道的一切。

  安娜也是《合肥地理》的原作者之一,得知牛老病逝的消息,还在国外的她流下了眼泪。“牛老是我接触过所有知名人士中最亲和的一个。”2009年,安娜第一次与牛老相识,当时也是刚刚开始写《合肥地理》。“那时采访过很多人,碰壁过很多次,是牛老让我对干好这份工作有了信心。”第一次去牛老家采访,这位合肥名人不但没有架子,反而给安娜拿来了许多桔子吃,让她不要紧张。有一回,安娜查找资料写了一篇关于老合肥的稿子,牛老看到之后立即给她打电话,说他对所写的内容不清楚,希望告知在哪里查到的资料,他也想学习一下。“我当时很震惊,这样一位民俗老专家竟然还来向我一个晚辈请教学习,我真的很佩服他对学术的认真态度。”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