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三大赤色明星”之一石联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75980070
本馆由[ 天使在人间 ]创建于2012年11月23日

石联星在瑞金的日子

发布时间:2012-11-23 16:34:16      发布人: 天使在人间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苏维埃政权后,苏区的革命戏剧得到了蓬勃发展,它为革命战争服务,为大众服务,成为党进行宣传教育的有力武器,在我国现代话剧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红色戏剧开拓者的行列里,我的母亲石联星就是其中的一员。当时她与李伯钊、刘月华都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演员,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三大红星”。时任中央局宣传部艺术局局长的赵品三同志,在回忆苏区戏剧活动的盛况时,曾写诗赞道:“十里听歌冒雨来,辉煌灯火照山台。军民同乐逢佳节,星月联华叹妙才。”这里所赞的“星月联华”,就是指石联星和刘月华。
    母亲是1932年到中央苏区的,她从事戏剧活动就是从苏区红军学校俱乐部开始的。她到苏区后先是被分配到由徐特立领导的列宁师范当文化教员,后又调到红军学校看护连当文化教员。红军学校成立了一个俱乐部,经常开展宣传、文娱活动,每到周末俱乐部就组织晚会演节目。在能容纳几百人的俱乐部里,人们总挤得满满的,看节目的除红校人员外,瑞金各界的干部群众也都闻风而来,红校俱乐部无形中成为瑞金文艺活动中心之一。
    在瑞金,母亲参加了许多话剧和歌剧演出,特别是在演出话剧《武装起来》与《海上十月》中,她的表演才华日益凸显。《武装起来》是当时任中央政府教育部副部长沙可夫创作的独幕剧,它描写白区一个老农民反抗白军的压迫,在女儿的带动下,他也参加了赤色游击队,显示了革命武装的壮大和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民的支持。在戏里,母亲扮演了老农的女儿。母亲说:这些情节也是她自己经历过的,当时不少从白区来到苏区参加革命的青年也是有着相同的经历,演这些角色,其实演的也是她们自己。母亲是湖北黄梅县人,出自一个经济状况不错的殷实人家,她在上学时渐渐了解了社会,看到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和底层大众生活的艰辛。慢慢地,她接触到革命的思想,最终为了追求理想,和伙伴们一起离开生活富裕的家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瑞金,是当时这些中国有志青年最向往的地方。像我母亲一样,当时许多从白区来到这里的青年,为党在宣传和教育人民鼓舞革命斗志方面不断补充了新生力量。
    《海上十月》是为纪念苏联十月革命集体创作的独幕话剧,反映十月革命时海军起义的故事,母亲扮演的是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的女交通员。这个角色和母亲当年离开家,同伙伴们带着两大箱红旗,通过秘密交通线奔赴苏区的经历十分相像。她们这些当时并没有什么舞台演出经验的青年,凭着革命的热情、表演天赋和自己亲身经历,在舞台上演得自然、真实,充满了激情。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