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王佩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89333186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2年01月11日

台湾褒奖文革烈士王佩英

发布时间:2012-01-11 08:59:01      发布人: jackson
作者:杨银波 按:1970年在北京就义时55岁的王佩英,以台湾静宜大学在大陆前身静宜女子中学(河南开封)第一届优秀毕业生之资,于2011年12月3日静宜大学55周年校庆之际,成为静宜大学55年来唯一授予的“杰出荣誉校友”。王佩英何以如此备受赞誉?本文或可解答。 她在这个国家活了不到55岁,曾两度抛家为国:1949年前,为资助、掩护地下党,她舍尽家产,吃尽苦头,出生入死;文革时,因同情刘少奇、坚持异见,她舍弃儿女,毅然殉道,杀身成仁。她“被精神病”,被关牛棚,被劳教、游斗、毒打、捆绑,被十万人公审、杀害,是和遇罗克同一批就义的“现行反革命”。在就义41年后的今天,她被法院终审判决无罪,关于其生平事迹的纪录片与书籍激起社会强烈反响,传媒纷纷报道,各界撰文著诗,民间立碑公祭,影响日趋深远。她有一个让人如雷贯耳的名字——王佩英。 1915年3月14日,王佩英生于河南省开封市双龙巷,14岁即已举目无亲。1932年,王佩英成为静宜女子中学第一届学生。1950年,王佩英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曾工作于郑州邮局、郑州铁路局、铁道部工厂设计事务所托儿所,1959年被调到专业设计院总务科单身宿舍当清洁工。1960年11月,其夫张以成因患肝腹水去世,留下六子一女尚待抚养。 1962年,王佩英认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大失误及其导致的大饥荒应由毛泽东负责,他应退出领导岗位以结束这场全国性的灾难,并支持刘少奇的政策。1965年,王佩英到天安门、灵镜胡同等地散发传单。7月,她正式写出书面退党申请,被文革前铁道部基层组织强制性地送进北京安定医院,后被转到回龙观分院。 1968年6月6日,主治医师吴志长写了对王佩英的诊断意见:“目前生活自理如常人,无精神异常。”王佩英被从精神病院押送回专业设计院,关押在宿舍楼第100栋的牛棚,被劳教。9月9日、9月30日、10月4日,她三次在食堂喊口号,支持刘少奇,反对发动文革的毛泽东。此时刘少奇已被彻底打倒。10月21日,王佩英被北京市公安局军管会以“现行反革命罪”逮捕。 1969年的下半年,迫害升级,王佩英被拉到北京的各个区和农村的大队去游街批斗,屡遭毒打、捆绑。王佩英对其观点,始终没有妥协,每一次都反抗。 1970年1月27日,包括北京市中小学生在内的十万人被组织起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组织“公审”王佩英等20人。王佩英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她用全身的力气,想把头扬起来,又被按下去。她的咽喉被一根比较细的绳子勒住,下巴因石头塞得太多而致脱臼,被卸去。绳子陷进肉里,远处的“革命群众”看不到。公审后,王佩英在押往卢沟桥枪决的囚车上,被发现已经给勒死了。尸骨在何处,至今也是个迷。这天傍晚,王佩英的七个孩子才知道,母亲走了。第三子张大中当时头脑一片空白,整整三天,不吃不喝,停止思考。 197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此时的公安部长兼北京市文革委员会主任是谢富治,北京市公安局局长是刘传新。 1972年3月26日,公安部部长谢富治病死。1976年10月,文革结束。1977年1月27日(王佩英遇难七周年祭日),刘传新被免去北京市公安局局长职务,5月18日上吊自杀。 1978年,张大中等子女开始为恢复母亲名誉奔走,反复上访。1979年7月31日,北京市公安局向中共北京市委送交《关于王佩英案复查情况及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1980年3月7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王佩英案下达了(80)中刑监字第295号刑事再审判决书:“认定王佩英的罪行是其在精神病状态下的胡言乱语”,“不负刑事责任”。 1980年4月10日,中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党委做出《关于为王佩英同志平反的决定》:“为王佩英同志彻底平反昭雪,恢复政治名誉,恢复党籍,对王佩英同志的一切污蔑不实之词全部推翻。”5月8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时任铁道部部长刘建章等4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 王佩英没有被评为烈士(当时刘少奇并没有被平反),北京市公安局补偿3000元,铁道部专业设计院补偿4000元,共计7000元分给张大中等七个子女每人1000元。张大中凭借母亲用生命换来的1000元,开始了创业历程,逐渐有了大型连锁店、大中投资公司。创业30年为国家纳税超过10亿元,为数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2008年1月18日,《南方周末》记者张春蔚发出深度报道《60岁张大中:退出中国家电江湖 告别店小二》,首次向公众提及“母亲因反革命罪被枪毙,兄妹7个相依为命”,“依靠母亲的抚恤金,张大中结婚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张大中也于这一年的三八妇女节,首次撰文《母亲》。 2009年,张大中联系到独立纪录片制作人胡杰、媒体人郭宇宽。在其策划下,张可心(王佩英女儿)、胡杰、郭宇宽开始广泛寻访当年王佩英身边的同事、难友、知情者,寻访内容被拍摄成纪录片《我的母亲王佩英》,被写成《王佩英评传》。 2010年3月27日,张大中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王佩英就义40周年纪念会”,包括刘少奇女儿刘亭亭、黄炎培之子黄方毅、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内的500余人参加了会议。纪录片《我的母亲王佩英》在纪念会上首次播映。同时,大中投资公司筹备成立王佩英慈善基金会(张可心担任负责人),向社会各界长期免费赠送纪录片、纪念会光碟及《王佩英评传》,并对王佩英母校开封八中(原静宜女子中学)实施多项资助。多家图书馆收藏王佩英书碟,数万人踊跃索取、观阅、评议、反思,王佩英日渐成为民族记忆。 2010年5月,《炎黄春秋》杂志刊发郭宇宽文章《寻找王佩英》,其后,《纽约时报》、《凤凰周刊》、《法治周末》、《杂文报》等报刊陆续报道王佩英,网上亦建有王佩英的网站、纪念馆、专题等,评论文章甚多。 2011年6月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2011)高刑提字第304号刑事判决书:“一、撤消原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80)中刑监字第295号刑事再审判决书和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公法军事管制委员会(70)刑字第19号判决书。二、被告人王佩英无罪。本判决为终审判决。”这个判决,一是由“不负刑事责任”改判为“无罪”,二是撤消了“精神病”的判词。收到判决书时,北京高院院长池强向王佩英后人致歉。6月14日,张大中写下公开信《答谢》,“告慰英灵于泉壤,昭彰正义于神州”,和北京高院判决书一起,公开发表于《炎黄春秋》7月号杂志。 8月8日,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塔园文革博物馆(原汕头市副市长彭启安推动创建),王佩英纪念碑揭幕,500余人参加仪式。该纪念碑立于刘少奇塑像旁。9月29日,王佩英生前单位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现名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做出了《关于为王佩英同志彻底平反的决定》:“王佩英是一位好同志,是一位值得我们纪念的好党员。” 10月19日,纪录片《我的母亲王佩英》在第六届北京独立电影展放映参展。10月25日,200余人在文革博物馆公祭王佩英,王佩英六子张大圃、女儿张可心,及彭启安、塔园义工、胡杰夫妇、杨银波、王佩英慈善基金会工作人员全程参与。11月3日,拍摄制作《我的母亲王佩英》的胡杰在香港大学放映该片,并为学生讲解。至于能够真实地反映文革、警示后人的四川建川博物馆和广东塔园文革博物馆,张大中向前者捐资百万,向后者捐资42万。 12月3日,台湾静宜大学55周年校庆之际,王佩英获得静宜大学55年来唯一的“杰出荣誉校友”称号。校方颁奖词是:“表彰王佩英一辈子坚持理想、坚贞不屈、为教育、真理、正义与社会服务的精神,其奋斗历程、卓越成就,值得静宜师生树立良好榜样,作为学习楷模。”大中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梁筱萍代表王佩英领奖。此事被《自由时报》、《中华日报》、《民众日报》、中央社、城市广播网等媒体报道。 王佩英的孩子们,如今健在者有四人:张大中、张大江、张大圃、张可心。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