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纪念新馆落成
![]() |
本报讯(记者 徐蕴海)“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昨天上午,风景优美的天平山下, 范仲淹28世孙、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76岁的范敬宜以桐城派的古调朗诵了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以此庆贺天平山范仲淹纪念馆新馆落成。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范氏后裔范崇嬿,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周向群,市政协副主席赵文娟等出席了开馆仪式。天平山红枫艺术节也于昨天拉开帷幕。
苏州市天平山范仲淹纪念馆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前,为了解、收集与范仲淹有关的史迹、文献、故事等资料,天平山风景区的管理人员曾先后前往杭州萧山、北京、南京拜会范氏后裔,并到河南邓州花洲书院查找范仲淹的有关资料。
新馆建在原范仲淹祠堂西侧,掩映在山林绿阴之中,体现了宋代建筑风格。馆内为庭院式厅堂布局,分三厅一廊一房,总面积为600平方米,其中陈列总面积400平方米。其中北厅为序馆,主要反映范仲淹一生的概况。中厅重点介绍范仲淹一生的功绩。南厅展示范仲淹在文学上的成就,有范仲淹所作的辞赋、散文、诗词、书画等,厅内还有毛泽东手书范仲淹词《苏幕遮》。参观者来此厅还可以看到各地研究范仲淹的专著、论文等,以及范氏家族捐献的书籍物品等。附房中展示的是漆雕“万笏朝天图”。 新馆走廊的墙上是16幅图文并茂的瓷板画,以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现范仲淹的一生。
周向群在昨天的开馆仪式上说,苏州是范仲淹的故乡,范仲淹的人格形象代表了华夏文明的精髓,范仲淹纪念馆的落成开馆,不仅为后人全面系统地了解先贤的光辉一生搭建了新的平台,也为进一步弘扬“先忧后乐”精神提供了寓教于乐的阵地。在举国上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形势下,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浩然正气尤其值得学习。
范敬宜表示,范仲淹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属于全中国乃至全人类,范仲淹纪念馆开馆是海内外所有范氏后代及范仲淹的仰慕者盼望已久的,作为范氏后裔之一,参加这一庆典非常兴奋和激动。此前,范敬宜还为新馆写了《范仲淹纪念馆题序》。来自苏州本地及北京、南京、萧山、香港等地的约20名范氏后裔参加了昨天的开馆仪式。
另悉,天平红枫节将开到12月3日,为期一个多月的红枫节期间,各种活动精彩纷呈,除了参观范仲淹纪念馆新馆外,市民游客还可登高品茗,观看天平赏翠摄影展、杂技艺术表演,参加寻宝组合串串烧、“缘起天平,我爱红娘”相亲会等活动,2007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江苏赛区复赛也将在天平山举行。
在天平山红枫节上,新开出的范仲淹纪念馆将成为市民游览的新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