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敬宜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96997518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1月13日

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发布时间:2010-11-14 01:25:5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是为了使我们新闻媒体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这个“三贴近”原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座右铭。”著名老报人范敬宜同志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人大制度新闻协会第三届理事会成立大会上说的这番话,赢得了100多位与会新闻界同行的热烈掌声。

  范敬宜说,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人大的新闻报道怎么落实好“三贴近”原则。怎样才能让读者喜欢,改变人大报道“硬邦邦”的印象,我认为,这首先要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自己做起,从我们宣传人大制度上做起。比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每年要开若干次会议,我们如何在这些会议的报道上认真研究落实“三贴近”原则。这些会议所研究、审议、决策的内容都是新闻“富矿”,里面包含着很多读者关心的新闻信息。关键是看我们的记者能不能从读者的立场上来考虑选取角度,能不能用新闻的眼光来捕捉会议中引人注目的闪光点,能不能用新闻的手法和新闻的语言去挖掘会议当中涉及的、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范敬宜从事新闻宣传工作50多年,曾担任过国家外文局局长、经济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总编辑等职务。在中国人大制度新闻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上,德高望重的他当选为名誉会长。他语重心长地对与会者说,我作为一名老报人,感到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思维的角度和方式,以灵敏的新闻嗅觉去捕捉信息,以受众的视觉去选取题材,这样才能在大量的工作或会议信息中采集到有用、有趣、有效的报道内容。不是我们采访的会议缺少新闻,而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在稿件写作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多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少一些板起面孔的教训口吻;多一些客观平实的鲜活事例,少一些大而化之的官样文章;突破传统的判定稿件的写作标准,除去那些乏味冗长的一般性会议报道,从而使“三贴近”原则真正地体现在人大的新闻报道之中。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