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为我国出版发行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王益同志
出版界的老前辈、长期在出版系统领导岗位上辛勤工作的王益同志不幸离我们而去了。我自1949年认识王益同志以来至今已经有近60年的时间了。王益同志一生勤俭工作,平易近人,诲人不倦,忠于事业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益同志的不幸去世,是我国出版事业的重大损失,也使我失去了出版界最受我尊敬的领导人之一。
最初见到王益同志时,是在上海解放不久,他刚进城时。那时我在华东新华书店下属人民出版供应社门市部当营业员。一天我正在门市部整理书籍时,一位身穿上海市军管会黄军装,约三十岁左右年轻同志站在我身旁,和蔼地问我累不累,还问我过去是否在书店工作过。那时我刚进书店不久,还不认识王益同志。回答了他的问话后我继续工作,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我们上海新华书店的最高领导王益同志。以后王益同志经常给书店职工作工作和时事报告。他报告时语言生动、分析精辟,往往使全场同志都精神集中地听他报告。
后来,王益同志调到北京担任新华书店总店的领导工作,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一直到1953年我被总店选举去前苏联学习图书发行专业时,又见到王益同志几次。出国前,总店领导王益和华应申同志找我谈话,询问我出国当日的准备情况,又问我有没有什么困难,和善地希望我努力学习,不辜负祖国和书店对我的期望,以便学成回来后参加国家的建设。王益同志对我的勉励,从始至终,成为我在学习时的强大动力。
王益同志对年轻后辈,始终十分关心和爱护。他出差去外地时,经常在工作之余,找年轻的同志聊天,问问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往往使同志们深受感动。我在国外学习时,每逢王益同志出国访问途经莫斯科时,他总把我和出版系统几个同志找去,了解我们的学习情况。当了解到我们的语言已初步过关,可以跟上学校的学习进度时,他又很关心地要我们注意身体。他很羡慕国外培养书店人才的途径和做法,特别是在很多高等院校内部设有发行专业;他还专门要我陪他去我学校拜访教图书发行专业的教师,详细地向他们讨教培养书店人才的要求。他不止一次和我讲,我们中国也要在高等院校中设置发行专业,以培养高素质的书店人才。后来,我们就是按照他的思路,1984年时与武汉大学共同努力,在该校办成了我国第一个图书发行专业。至目前为止,已经有几千名该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在全国各地的书店和出版部门工作。
王益同志还经常教导我们,有老经验是好事,但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改革创新。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就率领我们亲自试验书店的各项改革,为我们今天的深化改革打下了一个基础。他几十年的发行经历,使全国新华书店的多数同志们都熟悉他,知道他的名字。
王益同志精通发行业务,他搞发行工作是从上世纪30年代在生活书店当实习生开始的,因此几十年的发行经历,使他提出的一些改革措施,大部分都是切合实际的。除了发行外,他还长期担任出版行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并且在出版社也工作过,印刷方面他也比较熟悉,陆续出版过不少印刷方面的著作。他经常要求自己对工作要“不倦地追求”。故对王益同志来讲,出版系统的三个主要环节,他都比较熟悉。
现在王益同志离开我们了,但他的一生为人,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