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治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4934189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17日

张文治:为建立中国近、现代的航运事业做出贡献

发布时间:2010-06-17 15:23:54      发布人: 孝行天下

    百余年来的中华民族,受欺于帝国主义列强,主权丧失殆尽,谈不到有什么自己的航运事业,而列强的商船、军舰却随意游弋于我国的沿海和内河。1938年国民党政府西撤重庆,长江上游成为当时唯一的水上重要交通命脉,张文治立志于建设海军的愿望无法实现,退而求其次,就投身到民生实业公司,为其所学找到了施展才能的场所。民生公司为民族工商业家卢作孚创建于1925年,当时仅以一只70吨的小轮船,航行于嘉陵江上的合川和重庆之间,到抗战开始时,经过十多年奋发图强,惨淡经营,船舶大有发展,航线大有延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打破了日、英、美、法等国垄断长江航运的局面,船舶数量和吨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为当时抗战大后方水上运输业中的一面旗帜。退处川江之时船舶有所损失,船舶技术状态急剧下降。1939年,张文治进入民生公司负责技术机务工作,至次年9月任副总工程师,主持全面的船舶修理整顿,大力建设修船基地,负责大修理工程。1942年由于船舶连续发生沉船事故,他主持核算全部船舶的稳性,进行倾斜试验,改进船舶安全条件;并绘制轮机及机械图样,为民生船厂造“山字”号拖轮设计地轴十字接头、翻砂机及水力发电机调速器等。从设计、绘图到制造样样都要他兼顾,并随时解决在修理和制造中出现的难题,由于自己动手设计,创造当时机械设备不足的条件,从而保证了当时军、民运输的需要。

    1946年,张文治随卢作孚去加拿大订造9艘新船,称之为大小“门”字号,3艘大门字号每艘总长270英尺、5000马力,6艘小门字号每艘总长160英尺、2400马力,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均为当时比较现代化的船舶。订造中大量的技术谈判以张文治为主代表公司审查新船的全部设计图纸和技术说明书、核算马力、选择机型,并重新绘制水线图、横剖面图、船壳板布置图等,并负责监造,前后达三年之久,终于把新船建造完成。在此期间还为民生公司在美国购得一大批旧船,由张文治负责设计改装成为适合于我国使用的货船、油轮、拖轮和驳船,大大增强了民生公司的运输力量。当时国家经过了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国民经济十分困难,工业破败,更谈不上自己的造船工业,而民生公司在国外造船,设计比较先进,资料完整,在技术方面收获甚多,为全国运输部门和造船工业开创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培养技术力量的先例。张文治在这方面做出了主要的贡献。

    1949年初回国后又立即参加民生公司在中华造船厂造3条“峡”字号拖轮的补绘设计图纸和监造工作,至1950年先后完成。他在技术上做了以下新的改进:(1)机舱内有压力冷热水箱可自动打水至各房间;(2)舵机改用传动杆代替用舵链传动;(3)采用蒸汽机绞煤灰。同年又利用剩余钢材贷款造500吨钢驳均由他设计绘图,于1951年春完成。他还将几年来未曾使用的美制方驳多艘和22号囤船改装为有用的三号头驳船和吊杆囤船,继续为民生公司增强实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成为当时航运界公私合营的骨干企业。而各航运单位造新船的技术标准未能有超过民生公司者。总之,张文治在民生公司前后十五年,从事实际的技术工作,主管全局又亲自动手,可谓披荆斩棘,为我民族年轻的近、现代航运事业付出了大量劳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