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治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4934189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17日

张文治:开创新一代长江船型

发布时间:2010-06-17 15:24:3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长江是全球闻名的世界第三大河,自古以来就为中华各族人民所利用,舟辑通航,客货交流,造福于人民。但是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滞后,科学技术落后,全国的水上运输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全国解放初期浩荡长江上下游只留得一些破败而理应淘汰的老式蒸汽机船和美军战时使用不愿带回的大小登陆艇等,七拼八凑,船型复杂、机型多,形不成适合于长江航运的船舶队伍。张文治以他的所学所识,为开发长江新一代船型而潜心琢磨。从1950年初到1951年三次发表《论长江轮船之特性》的论文,详细论述了长江——重点在川江——航道的特点和所需适应于客货运输的船舶特性,提出了尽可能改进船舶操纵性、快速性,增大船舶主尺度和主机马力,增加舵面积,强调枯水位时的变吃水和拖驳运输的队形组编问题,以提高各方面的性能和效率。

    他要求以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制造的船舶来更新长江的船舶。主张通过船模试验,设计优良线型,降低阻力,尽量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提高船的航行性能。1952年在他主持下设计了1200马力单流蒸汽机和3000平方英尺热面积自动加热锅炉。以后均装于长江航务局1954年造的新货船和拖轮上。1953年负责设计“民众”、“大众”客货轮,又代长江航务局设计“人民一号”千吨货轮及2001号、2002号二千马力拖轮及各种铁驳。至1954年底,以上各轮先后完成。改变了多年来长江8马力拖1吨货为2马力拖1吨货的局面。作为长江船舶,在船型上以“民众”客货轮和“人民一号”货轮为代表,和“山”字号、“峡”字号、新“峡”字号等一大批大马力拖轮和大吨位驳船相继成批问世;在动力方面提倡改三联蒸汽机为单流蒸汽机,加大锅炉热面积和创制自动加煤、自动出灰设备;还在峡字拖轮上采用日用水的自动上水设备,在“民众”上采用油压舵机和自动滤水器等;从而使新颖船舶成批出现在长江水域,初步改变了长江水上运输的技术落后面貌,这与张文治勇于创新、勇于实践是分不开的。

    60年代初,交通部党组提出了开发长江上游金沙江等山区河流的决定,为了减少金沙江等河流航道整治工作量,提出研究浅水激流船舶技术问题,张文治具体指导船舶设计院的技术人员设计出金沙江拖轮、乌江机动驳等属于浅水激流的船型,并在《中国造船》杂志上发表“浅水激流船舶的阻力与推进”的论文,开创了我国浅水激流船舶在长江水系中的又一新船型。从此,整个长江水系有了因航段水势不同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船舶系列。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