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
天堂的词汇有很多解释,除了对事物、现象的描写外,更多的是指灵魂的归属地,是教派信奉、民族信仰、文人杜撰的空间。到底有没有天堂并不重要,信仰天堂的存在,让肉体樊身归天,灵魂能够升入天堂,通过天堂存在的信仰,让人们有所向往,有所遵循,与人为善,与地为善,与物为善。弃恶扬善,共求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腾格尔一首《天堂》的歌: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这里指的天堂,是对家乡草原发展变化的描绘,是人民对社会进步的演绎,也是对家乡牧民幸福生活的比喻。
很多作家在描写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刻,也经常形容“从前过的是地狱生活,现在好比进了天堂”。这里指的天堂,是对新中国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制度,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化的肯定与幸福生活的认可,是现在与过去生活的对比。
在亚伯拉罕诸教等宗教中指出:信奉神的人,好人或正直者死后,其灵魂就要进入到神所居住的空间即天堂,与神在一起,永生不灭,享受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恶人死后,就要受到神的审判,被打入到地狱中受苦受罪。这里指的天堂与我们中国人生活中传说的天堂很接近,当人类驾鹤西去的时候,都希望亡灵能够升入天堂。
云南纳西族的传说:玉龙第三国是纳西族人世代景仰的圣地。这里是人间天堂的化身,是人们心目中向往的王国。在东巴经中曾写到:这是一个白云缭绕的山国,这儿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吃不完的鲜果珍品,喝不完的美酒甜奶,用不完的金沙银团,火红斑虎当乘骑,银角花鹿来耕耘,宽耳狐狸做猎犬,花尾锦鸡来报晓,这里就是人间天堂。
在中国民间的信仰中,天堂、天国、天界、神界等都是同义语,指与地上人间相对以玉皇大帝为天庭皇帝的神仙天界。她告诉人们相信,人死了会升天,每一个人的祖先都在天上看着自己,祖先在天之灵会保佑自己在人间的子孙后代。中国民间敬天祭祖传统就是如此。
周朝以前,人们就认为人分魂魄,作为阳气的魂和作为阴形的魄结合形成人,人死以后,神魂灵气归于天,精魄形骸归于地,以魂气形魄来解释人前世、现世和来世的演化,并将精灵世界分为三界:地上的人间,天上神灵的天堂,地下精魄的地府,天堂是亡灵的归宿。
天堂的存在普遍认可,即便是有人口不宣扬,但现实生活中仍然遵循着客观事实,在丧事操办过程中,支殯指挥入殓开光程序中有很多都是与天堂有关,有的是摆祭跪拜超度神灵,有的是施礼魔法以敬仙人,结婚时一拜天地也是如此。天堂是否存在已经不重要,一种祭奠的形式影响后人才是目的。所以在我看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正确的理解认识天堂,对我们凡间的人来说并不是坏事,可以教育人们积德行善,崇善弃恶,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积德者积福,行善者心净,社会阳气盛,阴气必衰,民心正,风气扬,前程似锦,也就应了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天下者失民意。
社会发展进步需要经济基础,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人们向往的不是物质利益,而是精神力量,一种信仰。完全靠制度、戒律去约束行为人的现象,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收不到好的效果,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想目的。信仰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政策缺失去,让人们增加了凝聚力,向心力,承受力。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非常重要,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的宣传教育也非常重要,如果能够把信仰共产党与民间很多良好的信仰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民间风俗、信仰去教育人们,影响人们,净化人们的心灵,净化贪欲,对社会有积极的作用。
人固有一死,想升入天堂的人就应该积德行善,爱憎分明,心正无邪,宁静致远。让自己的灵魂能够入天上人间,魂魄才能真正达到寿终正寝。天堂不是人们的追求,但是灵魂必去的地方,想让自己的灵魂能够升入天堂,就应该修好前世,做好现世,帷幄来世,不枉自己的一生,应了民间的那句话:做鬼都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