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二
抗美援朝
1951年4月,父亲响应祖国的号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了革命,他从铁路工人成为一名军人,
为了和平,他从家庭丈夫成为一名战士。一腔热血、二行热泪,告别了家乡,告别了亲人,走向了战场,走向了战争的前线,来到了住安东897部队,抗美援朝铁路机务段,任管理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祖国,为和平就是保家乡……。这是抗美援朝志愿军过鸭绿江时唱的歌曲,也是我小的时候经常听父亲唱得最多的歌曲,当时没有理解父亲为什么爱唱这首歌,没有理解那个黄棉帽为什么不让我们戴,没有理解那皮腰带为什么不让我们扎,没有理解那套黄军装为什么没让我们穿,更没有理解您经过战争洗礼的人地心境!
那是你的纪念,那是你的挚爱。那里有你生活的赞歌,那里有你想说,而且一直也没有给我们讲的故事……。那套军装一直在鼓励你前进,是那套军装一直在鞭策您做人。因为您曾经是一名军人,所以您一生能够理解国家困难,能够理解社会,您那么豪放、那么知足、那样的热爱生活!
父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维护铁路,让抗美援朝的铁路运输线畅通无阻,当时是相当困难的,白天敌人轰炸,高炮不停的打,晚上就要枪修,有时白天利用轰炸的间隙及时抢修,父亲没有过鸭绿江,可你说我就在战场。您说:那是前线的后方,那也是国家的前方,那就是战场。
那是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铁路,那是用战友的身躯筑起来的抗美援朝铁路运输线。鸭绿江一桥
其实父亲没有告诉母亲要去前线,母亲只知道父亲要到山海关一带的铁路去施工,要几个月才能回来,没有想到的是父亲在山海关修整了几个月后就直接开赴前线,母亲到今天也没有明白是为了什么?到
我多次出差去丹东,都到鸭绿江大桥留念,想感受那里的生灵和气息,去构思和揣摩当年战火纷飞的场面。当我把这一切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很久没有说话,看了很长时间我在鸭绿江断桥照片后说:大桥还在呀?然后离我而去……。我不知道父亲在想什么,从他缓慢的脚步和凝望的眼神中,我猜测他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53年11月父亲离开了部队,离开了长眠那里的战友,离开了那里的铁路和鸭绿江大桥,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单位白城铁路建筑段,履行着铁路建筑部门的工作和职责。
40多年过去了,父亲没有向任何组织和个人提起当兵待遇的事,也没有任何组织和部门来关心这么一位曾经参加抗美援朝的老人。年纪大了,丧失了劳动能力,有儿女照顾,老人没有怨言,让老人心有不解的是,同样一起参军的人在享受老复员军人待遇,而自己为什么不能?有时候向我们讲起这段历史,能够感觉到老人很伤心,很无奈。八十年代末家人曾经向当地政府反映过,向有关部门反映过,都石沉大海没有一点音讯。
九十年代初,我看到了国务院关于精简退职的老职工生活困难救济问题的通知,〔65〕国内字224号文件和在职在乡老复员军人待遇的文件;我家既符合精简老职工的要求,也符合在乡老复员军人的待遇。我在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向当地县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民政局的同志很负责任,从当年下放办公室的材料中找到了父亲的档案,当地县人民政府给父亲补办了老复员军人待遇,当父亲拿到《在乡老复员军人领取证》的时候,老人很激动,热泪盈眶。这是党和人民政府对您过去历史的肯定,是对您几十年理解国家困难,默默无闻的履行一为老兵责任的赞颂,让老人心里感到一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