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副主席习在访美期间唯一的公开演说,用了不少时间叙述「鼓岭」的故事。
一九九二年,习在福建工作,从报上看到一篇〈啊!鼓岭〉的文章。故事的男主角是密尔顿。加德纳(Melton Gardner),一九○一年至一九一一年间,随父母住在中国一个叫做鼓岭的地方,后来回到美国成家、立业,总忘不了鼓岭。然而终究未能再回到儿时故园。加德纳过世后,加德纳夫人在一位中国留美学生的帮助下,终於查明先夫所说的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鼓岭。
习说,「放下报纸,我立即通过有关部门与加德纳夫人取得联系,专门邀请她访问鼓岭」。一九九二年八月,习和加德纳夫人见了面,并安排她去看了丈夫生前念念不忘的鼓岭,「那天鼓岭有九位年届九十高龄的加德纳儿时的玩伴,同加德纳夫人围坐在一起畅谈往事……」。
加德纳(Milton Gardner)的鼓岭回忆是一个世纪以前的故事。那个年代,一个美国家庭为什么会落脚在中国的福建?笔者在场聆听时,第一个推测是:他的父母是传教士。经过查证,果然不错,加德纳后来任教的加州大学物理系在历史档案介绍加德纳时,第一句话是「如果不是他的传教士父亲把他带回美国以躲避拳匪之乱,他就出生在中国了」。这件文献也指出,加德纳出生后,在中国居住了九年。
为什么在鼓岭?因为鼓岭气候宜人,是当年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主要的退修(retreat,暂时「退」下以进「修」)地点,有不少别墅。影响所及,当地很多中国人是基督徒。
鼓岭故事的悽惨之处在於以鼓岭为基地的「倪柝声反革命集团案」。倪柝声是中国近代史最出色的传道人之一。二次大战时,一些西方宣教士返回母国,倪柝声从他们手里买下房舍,建立「执事之家」,做为训练信徒之用。最有名的是一九四八年及四九年的两期同工长老训练,训练结果在全国各地带动了基督教的大复兴。当时倪柝声发表的教材,至今仍为世界各地华人基督徒广泛引用。
大陆解放后,倪柝声到了香港,可是为了大陆的「群羊」,他不顾众人反对,回到大陆继续牧养地方教会,却也开始了他长达廿多年的苦难。地方政权罗织了一个又一个罪状,其中之一是「抗拒土地改革」,因为他希望继续使用鼓岭的执事之家。他在一九五二年被关押,直至一九七二年离世为止。其间唯一获准探监的是他的妻子张品蕙,而张品蕙本人后来也因为拒绝与倪柝声离婚而遭受严重迫害,成为「反革命分子」,一九七一年死在医院的走廊上(因为无人为其医治)。
在习的叙述中,鼓岭的故事是一个美国人在身后圆了梦。真正的鼓岭故事,是西方传教士基於信仰,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把爱与希望带到封闭落后的中国。完整的鼓岭故事,是倪柝声(以及千千万万的基督徒)为了坚持宪法所赋予的信仰自由而被迫害、至今未得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