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挑大梁的骨干医生
尹良军,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十九党支部书记、骨科主任、外科学教研室副主任、运动系统教学组副组长(主持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在美国运动医学杂志(AJSM)、Bone、骨与矿物盐研究杂志(JBMR)、《中华外科》等著名专业期刊发表论著40余篇。长期从事重度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老年髋部骨折、难治性骨关节感染等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工作。近年来致力于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发展推广。创立并在国际上命名PRBT理论及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了跟腱、韧带断裂的微创修复重建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曾任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关节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全国委员、重庆市运动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医学会运动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等数十种国家级、市级学术职务。
021年3月3日,重庆市运动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重庆著名骨科专家、重医附二院骨科主任尹良军教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50岁。深切哀悼!
他是外科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运动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从医执教14载,尹良军教授成绩斐然,他在重庆地区率先开展微创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开展膝、髋、肩、肘、腕、踝关节的全关节镜下手术,利用微创技术治疗各种关节腔内病变、骨折和韧带损伤,尤其在肌腱损伤微创等亚专业组实现全国领先并阔步走进国际视野,立并在国际上命名PRBT理论及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了跟腱、韧带断裂的微创修复重建效果和手术安全性。
挚友悼念同窗战友尹良军教授
旦夕间,尹良军兄弟以如此突然的方式离我们而去,留下风烛残年的父亲、刚成年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和深爱他的妻子,就这么悄声无息的走了,他的骤然辞世,让人惊愕、悲痛。
良军1989年以优秀的成绩考入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最后以优异成绩留校在大坪医院骨科工作。 他随后又回到母校第三军医大学,硕博连读,成绩优异。并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西安大略大学London Health Sciences Centre和香港中文大学附属玛丽医院等国际著名医学中心进行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的高级研修。
自2007年转业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骨科工作,在这里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爱院如家,每天朝五晚九,有时一周要做十多台手术。但他从不倦怠, 有一个病人回忆说在尹主任给自己完成手术并出院之后,“让我每三个月发一次短信,关心我的情况,嘱我平时多锻炼,多按摩”,除了手术更关注的病人整体恢复,这里透露出医生的仁心与情怀;正如他的病人对他的评价:“您的微笑,像春天般温暖;您的细心,像亲人般体贴”、”对病人耐心,服务态度好,是一位敬业的好医生!“,更多的患者在好大夫网站上留言:”真心祝福尹医生好人好报!“。我想在行医路上,良军也会有委曲或艰难,但他从不抱怨,也从不言弃,因为他的心中有患者,只有患者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中国医生,欠了多少休息债!
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医护人员的健康!很多医生在青壮年时猝然离世,导致此类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首先是连续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医生也是血肉之躯,经不起这种长期高负荷工作。
医生每天都是拿自己的健康换取别人的健康,他们救死扶伤,却保障不了自己生命安危。
知乎用户@Dr Can认为,医生太累,归因是成为了公立医院的机械劳动力和违背人性化的管理。
公立医院年年扩张,病人不多增多,与此同时虽然医务人员的数量也在增加,但其增加的比例却远远落后于病人和病床的增加比例。有些网文或网友认为现在公立医院招人难,或者招不到合格或满意的医生。如果说小医院招不到人还可以理解,但不断扩张的大型医院还说招不到人就根本不是事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