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家孟波严金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28860349
本馆由[ 紫百合 ]创建于2015年03月19日

孟波:难以忘怀的时代强音【六】

发布时间:2015-07-22 19:18:37      发布人: 紫百合

春天为寄托的音乐节——“上海之春”

                     

 

                                      文/马信芳

                转载自2013.5《上海采风》——大师剪影

       为庆贺国庆十周年,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同台演出的还有好几部新创作的民族化的作品。这次展演活动的全称是“上海市音乐舞蹈展演月”。作为展示和检阅上海年度音乐和舞蹈创作成果,“展演月”的成功,给当时音乐、舞蹈界的领导者们以莫大的鼓舞,于是不少人建议,这样的演出最好能固定下来,应每年举办一次。
       这个建议,使孟波想起1956年,他时任中国音协党组书记兼秘书长期间,曾发起组织举办的“中国音乐周”活动,该音乐团曾选择五四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及其作品来排练演出,当时全国各省市来京参加的音乐工作者达4500 余人。孟波根据“中国音乐周”的经验,结合上海情况,拟举办以上海城市为依托、并以春天季节为寄托的音乐节,以此来推动音乐创作、评论,促进新的人才成长。春天,象征着美好、万物复苏和欣欣向荣, “上海之春”是最恰当的名字。此意见上报上海市委后得到批准,成立了以孟波为主任,贺绿汀、丁善德、钟望阳、黄贻钧为副主任的“上海之春”音乐节常设机构,同时决定将南京大戏院改建成上海音乐厅,作为《上海之春》的主要演出场地。
       1960年5月,当“上海之春”的第一声乐音在上海音乐厅奏响时,正式以“上海之春”的名字登上了历史舞台。通过“上海之春”这一演出舞台,曾推出了数量相当可观、少说也有六七百部(首)以上的新作品,其中一批作品已经在我国音乐史、舞蹈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或成为传世之作。如久演不衰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何占豪、陈钢)、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吕其明),还有交响乐《长征》(丁善德)、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瞿维)、第二交响乐《抗日战争》(王云阶)、交响乐一大合唱《英雄的诗篇》(朱践耳)、第一交响乐《东方的曙光》(施咏康)……从及芭蕾舞剧《白毛女》、大型歌舞《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等诸多脍炙人口的中国音乐舞蹈名作。几代人接力传棒的作曲家创作队伍,一批批不断走向成熟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以及通过这个节庆而集聚起来的团体、院校、场所和人气,为音乐舞蹈事业镌刻深深印迹,也为上海城市和中国文化留下回荡余音。
       使孟老感到欣慰的是,在上海音乐人的努力下“上海之春”已经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和重要的音乐品牌,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新中国音乐五十年发展的厚重步履与历史文脉。在出人出作品的同时,他更愿“上海之春”给上海人民带来快乐和享受。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