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天津市文化局党委常委王雪波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15280815
本馆由[ ayw003 ]创建于2012年02月01日

(原创)松柏精神铁血魂——忆王雪波叔叔-雪冬(太行山人)-wl.570624的博客

发布时间:2013-12-30 01:44:47      发布人: ayw003
(原创)松柏精神铁血魂——祭王雪波叔叔 2012-02-20 10:48:45|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原创)松柏精神铁血魂——忆王雪波叔叔 - 雪冬(太行山人) - wl.570624的博客 1月25日,96岁高龄的革命老人雪波叔叔在龙年春节即将炸响的礼炮声中绚丽而去。那一刻的白昼晴空万里,那一刻的夜色天地樱红。 1937年七七事变的枪声还在迥然回荡在中国人民心头的那个秋季,一个太行山脉滹沱河畔的英武后生,知识青年从河北邢台师范高级班参加革命,走上了抗日的战场。这一走便是75年。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无产阶级的大众文学,为解放区的戏剧繁荣和新中国的百花舞台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他的精神,他的才华,他的宽厚,他的人脉,在革命老区,在老干部心中,在天津的文艺战线有口皆碑,耳熟能详。1938年他创建和领导的晋察冀边区“铁血剧社”走出来的王辛(歌唱祖国作者),曹火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者),杨润身(白毛女作者),秦征(著名画家)等文艺大家作为无产阶级大众文学的领军人物而闻名遐迩。 (原创)松柏精神铁血魂——忆王雪波叔叔 - 雪冬(太行山人) - wl.570624的博客 作为天津解放后的文艺战线老领导,全国文联第一届委员,全国剧协理事,天津剧协主席,天津市政协委员,雪波叔叔几十年为新人甘做推手和后盾。他的《王雪波戏剧集》、《王雪波文选》,剧本《懒汉》、《纺棉花》、《宝山参军》、《翻天》,《王瑞堂》,《心上的人》、《鸳鸯被》、《描金柜》等30余部作品,见证了他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历程。他的老战友,那个被领袖毛泽东誉为“昨日文小姐,今天武将军”的著名作家丁玲生前为他《王雪波戏剧集》作序中称赞他“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扎根在人民土壤中”。他创作的作品。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新中国的领袖们都曾给予过热情的鼓励。他无愧于人民和那个时代。 (原创)松柏精神铁血魂——忆王雪波叔叔 - 雪冬(太行山人) - wl.570624的博客 雪波叔叔的革命经历在天津文艺界当属老资格,那年在天津干部俱乐部由天津市委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五十周年”大型招待会上,天津市似乎所有能活动的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都出席了晚宴。作为特邀代表雪波叔叔到场,在晚宴敬酒时我和老人聊起了待遇,其实他参加革命的时间仅比红军时期的那条杠晚了一点儿,算作老八路,要不待遇要比现在高得多。 耄耋晚年,老人精神更加抖擞,他的乐观向上和音容笑貌常映入我的视线范围。94年我们的公司成立暨纪念红军长征六十周年,我特邀雪波叔叔和天津的几位老领导,老红军,部队的老首长为我壮壮门面,我在路边挂起了红色的条幅,交通警察疏导交通。又请来天津的几位著名书画家,表演艺术家和著名作家当场挥毫作画,引吭高歌,一时笑意写脸,满堂蓬荜生辉。雪波叔拉着我的手谆谆教导我“好好干,要低调做人,不要忘了老一辈对你们的期望”。 (原创)松柏精神铁血魂——忆王雪波叔叔 - 雪冬(太行山人) - wl.570624的博客 后几年我又代表父亲到老人的寓所看望过他,光线阴暗的居室,简单斑驳的家具,朴素的衣装彰显出作为老革命为人的低调和朴实。一缕阳光顽强地从窗外照射进屋,洒在他布满了老年斑的脸上,看起来阳光了许多。又几次看见他在家门口的睦南花园里和众多老同志挥杆击子,追逐门球。他的感染力潸然了我,看到老人顽童般的情趣和认真的样子,晚辈的心中就荡漾起一种自豪的幸福和满足。 天津文史馆馆员甄光俊教授在天津日报上撰文写道:1948年4月,他所领导的华北群众剧社奉命到阜平县城南庄,为刚刚从西北迁到晋察冀的党中央演出。散戏后,周恩来在一间陈设简朴的教室里,同剧社的演职员做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谈话,其中特别褒扬雪波同志创作的歌剧《宝山参军》是一出好戏。 他热爱党,表现在他对事业的追求。1949年1月雪波叔叔带领着那支革命的团队随军进入天津后便在在市委担任要职,他即是领导又是执笔编戏、写词的作家。仍保持着战争年代的革命传统,工隙之余,笔耕不辍,且硕果累累。这个38年入党的老党员,直到离休后多年,仍然按党的要求和党员的准则中规蹈矩。他每年都有新的剧作脱稿,把毕生经历都贡献给了祖国的戏剧事业。 (原创)松柏精神铁血魂——忆王雪波叔叔 - 雪冬(太行山人) - wl.570624的博客 他爱群众,表现在他对人民的忠诚。1992年5月,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的时候,他回忆几十年来自己所走过的道路,为那如火如荼的剧社生活激动不已。他忘不了那时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把人民大众视为父母兄弟的情景:日本鬼子出动时,他们帮助老乡抢收庄稼、坚壁粮食、掩护群众转移;不打仗时教群众唱歌、识字,给群众演戏,鼓舞群众树立抗战必胜信心。 (原创)松柏精神铁血魂——忆王雪波叔叔 - 雪冬(太行山人) - wl.570624的博客 死亡,对一个终生为革命奔走忙碌的革命者来说,无所畏惧。老人曾经和我说过:我们这些人是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今天的幸福无不从流血牺牲而成。 今天,他和他的铁血剧社已成为历史,96岁的雪波叔叔浴着一身的光芒和等身的著作在即将满园春色的季节里微笑的辞去,他像怒放的牡丹盛开在我的心底,留给我们的是他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原创)松柏精神铁血魂——忆王雪波叔叔 - 雪冬(太行山人) - wl.570624的博客 在充满了朝气的渤海之滨,有一块殖民主义的租界地,这里有条幽静的睦南道,英格兰式的小楼影隐在道路两旁高大法国梧桐树的绿荫怀抱之中。夜幕降临,桂林里六号一层的灯光透过窗纱依然平和的亮着,屋里还是老样子,生活还在继续,小楼的空间依然传递着生命的气息,只是他走了,驾鹤西行离我们远去,,,,,,。 不朽的雪波叔叔安息。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