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不凋春永在

纪念馆:www.xettw.com/TT450957407
本馆由[ 老顽童]创建于2024年01月31日

汉阳柏泉三甲张氏家族迁移浅说(蒂尕)

发布时间:2015-05-27 22:28:56      发布人: 派拉

      按照《张氏家谱》光绪二十年第三次续谱中,《张氏家谱》卷之一中,始迁祖,柏泉五世世系图记载:“吾族发源江右分派麻城。自伏二公从麻城迁黄陂分火山蟠龙城,复迁汉阳丰乐里上柏泉之孙家岗,再迁下柏泉之罗租庙,古名骡子保定居焉(据旧谱节录)遡源祖应宜公”(详见原订凡例)。
    我们柏泉三甲张氏是元末明初,从江右始迁而来,根据各县邑志记载核对看,这点千真万确没一点含糊。原来我始终认为,江右是江西或是南昌的古称。随着了解的深入,不断有新的资料介入,逐步认识到,江右并非行政区域上的划分,而是地理、文化、和民系上的概念。
    江右这一词自古就有,凡从江右迁出来的人,总习惯将自己称为江右人,并将其作为特定文化传承下来。江右人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是影响深远的汉民族系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西大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赣语系一带。
    江右人民系以中原、赣江、筷子巷、瓦子角、瓦屑坝、抚河流域、泰吉盆地为起源和繁衍之地。江右人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语言、风俗和赣派建筑风格。中教信仰上,信奉东晋道士许逊(239年-374年)字敬之为许真君,南昌人。传说他会镇蚊斩蛇,能为民除害;其道法高超绝妙,能驱邪避魔确保一方平安,在当时声闻遐迩,信奉崇拜他的热很多,他的弟子遍及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一时间他被当地人尊称为净明教教祖。东晋宁康二年(374年)八月初一一百三十六岁的许逊,带领全家四十二口飞天成仙。江右人信奉许逊,就和福建沿海一带人信奉妈祖一样,将其视为自己的保护神。
    据史料上记载,南朝时期江右原居民被称作“傒人”,湖南、湖北人被称为“伧人”,“伧人”原意是指,粗野,鄙贱,缺乏教养的人,有种鄙视成分在内。
   《百度百科》解释一文中,有段这样的记载:“南北朝时的江右地区的原住民被称为“傒人”,如果要区域划分的话,那两湖人被称为“伧”,江右人被称为“傒”。《余学嘉论学杂著·释伧楚》说:“永嘉丧乱,幽、冀、青、并、充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者。……其地多中原村鄙之民,与楚人杂处,谓之‘杂楚’。吴人薄之,亦呼‘伧楚’。别目九江、豫章诸楚人谓‘傒’。而于荆州之楚,以其与扬州唇齿,为上游重镇,独不受轻视,无所指目,非复如东渡以前,统骂楚人为伧矣。”
    《南史·胡谐之传》关于“傒语”的记载曾被广泛引用:“胡谐之,豫章南昌人也……建元二年,为给事中、骁骑将军。上方欲奖以贵族盛姻,以谐之家人语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谐之家教子女语。二年后,帝问曰:‘卿家人语音已正未?’谐之答曰:‘宫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宫人顿成傒语。’”这表明南昌一带的方言语音,与当时洛阳话的变体;金陵话已经存在相当明显的区别。”
   隋唐之后,江西地区成为全国十道之一的“江南道”,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口剧增。江右人第一次大规模向外移民,也就是此时拉开序幕;南昌、吉安一带的人口不断向湖南东北的湘阴、宝庆、新化等地移民。
   朱元璋带领的明军打败元军,建立大明王朝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先后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这八次大规模移民,不同以往民间自发的迁移,这是一种强制的政府(国家)行为,除了政策性的指派家庭搬迁外,还有强制性的整体搬迁。据说如今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的老人,常喜欢打背手走路,这就是当年强迁时,被捆住双手,时间一长,所造成的习惯。
    据本家宗亲说,我们汉阳三甲张氏家族,于元末明初期间,因初躲避战乱,从江右的筷子巷迁移过来的。当年朱元璋颁布一道命令:“凡兄弟二人者外迁一人,兄弟多人者起码移迁一双。因多年战乱两湖地区人烟稀少,土地日趋贫瘠,得从繁华的南昌移民过去......”。
   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时候,江右人就被官兵赶了一茬又一茬。万般无奈中江右地区流传出这样几句话:“在南昌一个叫筷子巷的地方,那里可以避免明军驱赶......”,江右地区百姓信以为真,纷纷涌向筷子巷,恰恰就是搬进筷子巷的这帮人,连同筷子巷幸存下来的原居民,整体被都明军强行赶出迁移。我们的先祖在躲過湖广填四川那次劫难后,又随这帮良民的涌入引起的劫难,被迫随他们一道,永远离开了筷子巷。至今我们家族在除夕祀神,仍习惯在胙肉上插双箸的习俗。这种习俗,除了延用江右居筷子街祭祀做法外,还教导后人不忘自己出自江右筷子巷。
    这里顺便说一句,武昌筷子街的得名颇有代表性。筷子街位于今武昌临江大道大堤口到前进路段。其形成是由于明朝末年江西吉水县一批制筷业的工匠随人口大迁徒来到武昌,在江边筑堤而居,继续从事筷子生产。他们将竹子在堤边小湖中浸泡,把制成的筷子撒在堤上晾晒。久而久之,当地的居民把堤称为筷子堤,把湖称为筷子湖。后来在湖畔逐渐形成了一专门生产和销售筷子的街道一一筷子街。晚清时代,此地筷子作坊达100多家,所产筷子销往各地,驰誉全国。清同治年间(1862一1874年),为武昌筷子街的鼎盛时时期。
  武汉市武昌筷子巷生产竹器的又以江西人居多,因此筷子巷的得名又与“地随人迁”不无关系。

如今江西南昌的筷子巷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