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张孟旭同志
不要人夸好颜色但求清气满乾坤
|
作者:齐寿良
|
孟旭同志是老共产党员、好领导,他文化水平高、政策水平高、待人和气、平易近人,工作深入,不怕艰苦。我直接与孟旭同志接触有四次。
第一次是1956年,当时孟旭同志是省委常委、副省长,到湘西来调查成立民族自治州的事情。他先到了龙山,召集县委机关干部开会,了解土家族的情况。最感人的是这次从龙山要到吉首,早晨从龙山出发,经过湖北的恩施地区,插到四川的酉阳、秀山两个县,再从花垣到吉首。结果小车走错了路,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中间有一条小路,很难走,一直到晚上12点才到吉首。到吉首后也没有打电话,就直接到了我那里。我那里只有一个客房,一个套间,对门就是招待所。他来了以后12点了,我说你还没有吃晚饭吧,他说在路上饭馆吃了一点面。招待所炊事员不在,回家了,怎么办呢?我说马上炒菜,他说,那不行,太麻烦了,煮点面条就行了。后来,我下了挂面,打鸡蛋,他说行,行。饭后我想安排他洗澡,他说不洗澡了。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成立民族自治州问题交流了情况。他说这个事情很重要,中央很重视。我们首先要解决有没有土家族、土家族有什么民族特征、怎么辨识土家族问题。这几年中央省委多次派专家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这次到龙山了解的情况再次说明确有土家族,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其次要解决好是单独建立民族自治州还是建立土家族苗族联合自治州问题,看来对这个问题有不同意见。从龙山的情况看,那里的土家族要求很高呢,他们说我们是二方面军的根据地,龙山成立苏维埃,地点叫茨岩滩,对建立联合自治州有想法。他说对这一问题以后再进行研究。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
第二次接触是1957年初。当时中央已正式确认并宣布土家族为全国单一的少数民族,省委根据湘西已建立苗族自治州的情况,对土家族的区域自治问题,提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方案,一是土家族与苗族联合自治,二是土家族单独自治,并将这两种方案交到湘西进行讨论,听取各族人民的意见。根据省委的决定,孟旭同志带领几十个人到湘西进行调查,重点听取土家族的意见。当时是在湘西土家族聚居的几个县进行调查,孟旭同志通过一些座谈会,听取了县乡村三级干部以及部分知识分子、教师、学生、机关干部的意见,然后召开座谈会,请我们州里面的领导一起参加会议。孟旭同志在听完各方面的意见后说,现在看来,多数同志的意见是建立联合自治州,但土家族的同志还有一点意见,主要是怕不一视同仁啊。那时由于先成立了湘西苗族自治州,因此在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先后建立了苗族医院、学校等,土家族的群众反映怎么没有土家族的医院学校啊,认为不一视同仁。孟旭同志说,怎么做到一视同仁,今天就研究这个问题,思想问题需要解决,但实际问题更应解决好。能先解决的就先解决,比如说在土家族聚居的永顺建立永顺师范,把永顺一个人民医院改成州立第二人民医院,有些干部能干的你们就安排,既要做思想工作,团结各民族,又要做点实际工作,为统一思想打好基础。在办完这些事情后,孟旭同志回到省委作了汇报,省委的初步意见是建立土家族苗族联合自治州。为了更充分反映各族人民的意见,在召开省政协会议上,再次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当时还有个别同志仍反对建立联合自治州,主张单独成立土家族自治区,这样就把矛盾挑打了。但多数人主张建立联合自治州,有的同志说,单独不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泸溪大托牛村子里会计家里吃饭,炖鸭子,里面放辣椒。吃饭时,说起这个事,他说我家就是3个民族,我父亲是汉族,我是苗族,我爱人是土家族,怎么单独建呢?湘西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省委正是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决定建立联合自治州的。因此,很快大家统一了思想。这是我第二次同孟旭同志接触。
第三次是1957年5月,孟旭同志带着一支近400人的队伍到湘西访问,我们在一起共同工作了50多天。为了更广泛听取土家族人民对区域自治的意见,省委决定由省与州共同组成访问团,孟旭同志为团长,我为副团长,省委统战部长谢华也是副团长,还有一个民主人士是副团长,自治州还有石邦智和其他的一些同志为副团长。这个访问团有干部、文工团、电影队、医疗队,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听取对区域自治的意见。访问团在吉首访问几天后,分成三个团深入几个县进行深入访问。孟旭同志是团长,因此没有定点,来回走。石邦智到龙山,因为石邦智是苗族,参加红军早,有这个感情。当时苗族地区也有了一些情绪,怕把一部分地区分归土家族。孟旭同志在听到这些议论后,反复对大家宣传,说如果建联合自治州,不会按地区区分是苗族还是土家族,地区不变,因为苗族土家族包括汉族都是混居的,无法按地区分,主要是按人口,因为过去没有土家族,许多土家族人是按苗族或汉族划分的,现在确认了土家族,这些人就得划为土家族。有了土家族,自治州包括县里干部的配备按照中央的一贯要求,就得按比例进行配备。经过这些宣传,苗族里面要求就不大了,大家基本都同意实行联合自治(可以参看齐寿良的书)。
我定到永顺,兼管大庸等几个县,主要是土家族聚居地区。总的看,多数人同意实行联合自治,少数人仍希望单独自治。我们派出的工作组,就深入群众反复宣传。孟旭同志也直接与群众交谈。有一次,在永顺参加劳动,就是在稻田里面拨稗子,他穿着一件布衣服,卷起裤腿,下面干部提供了一个草帽,我们两人在田里照了一个照片,拍摄照片的人叫胡泊荣,他在文革中是走资派,照片被抄走了。在永顺,有3个教师想看看张省长,实际上是想问一些问题。结果一次就来了4个,提问题来的,问在州里面是不是有土家族的领导。孟旭同志回答说,当然有啊,如彭祖贵,彭祖贵在永顺老乡知道他,解放时他是属于永顺专区的,不是属于沅陵专区的。再有一个问,有些事情比如干部安排,能不能一次解决好呢。孟旭同志笑着说,请同志们放心,这是定政策,不是定哪几个人,我们的祖先过去对少数民族也有犯错的地方,把少数民族赶到边远地方,但我们的祖先也做了很多好事,如王昭君,文成公主进藏,促进了民族团结。他是引用这些故事,要民族团结。县里面,乡里面干部怎么安排,即使现在做不到按人口比例,将来一定要达到,土家族与汉族、苗族一样按人口比例安排干部。经过这些宣传和交谈后,永顺基本上达到了意见统一。
这次访问,历时50多天,座谈访问群众达三十多万人,基本形成建立土家族苗族联合自治州的统一意见,圆满完成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协商土家族自治形式这一历史任务。这是我与孟旭同志的第三次接触。
第四次接触是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筹备委员会时期。1957年8月,省人委决定成立联合自治州筹备委员会,以孟旭同志为筹备委员会主任,我也是副主任。筹委会成立后,孟旭同志就带队到吉首,主要解决自治州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自治州领导人事安排以及各项筹备工作。关于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问题,这又出来一个问题。湘西苗族自治州1952年就成立了,5年内开了3次代表大会,苗族汉族的代表都定了下来,当时也是广泛动员,群众踊跃参加选举人民代表工作,连许多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参加了投票,告一段落了。再开联合会,又来了矛盾了,原来苗族代表比例比汉族高一点,土家族也按人口产生土家族代表,相应苗族代表就减少了,为什么呢,因为已经到了土家族那里了。一些同志反映这次把苗族比例减少,大家接受不了。孟旭同志就耐心的宣传党的政策,他说,过去没有确认土家族时,许多土家族人按苗族认定,因此苗族代表比例就高一些。但现在确认了土家族,湘西的土家族人数又比苗族多,如果苗族代表比例不减,不利于民族团结。按照中央的政策,代表大会的代表按同等比例设定,是最公平合理的。现在虽然比例数减少了,但实际上没有减少多数人,因为代表总人数调整了,实际数增加了,加起来比原来还高了。在孟旭同志的说服下,大家统一了思想,下发了代表选举的文件,并再次深入土家族聚居县,指导县里召开县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联合自治州人民代表。
关于州里的人事安排等问题。当时按人口,土家族多,按地盘,是苗族多,按地方,州府在苗族地区。现在成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还有一点意见,说苗族是先成立的,并不是人家不承认你土家族,那时候不知道有一个土家族嘛。州领导班子人事怎么确定呢?经省委研究,孟旭同志逐个找当时的州领导谈话,对一些具体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即:由于土家族人口多,在联合自治州的名称中将土家族放在前面;由于吉首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因此州府地点仍设在吉首;自治州正副州长的名额比例为“三三二”,即土家族3名,苗族3名,汉族2名;由于苗族自治州已成立了几年了,因此联合自治州的第一届州长仍由苗族成员担任,但今后一届一换,由苗族和土家族轮流担任。
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1957年9月15日至20日,召开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孟旭同志亲自到会并作了筹备工作报告,大会经民主选举产生了州长、副州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宣告成立。
由于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问题,我与孟旭同志才有接触,并加深了我们的友谊。从那以后,我们来往比较多了。从我跟孟旭同志的接触中,我感到孟旭同志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政治水平高。在自治州成立的问题上,他始终注意保持与中央、省委的一致性,非常善于把中央、省委的意图贯彻下去,同时又非常善于把基层的情况掌握清楚并汇报上去,保证中央、省委决定的正确性。
二是工作能力强。在自治州成立的全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和矛盾,包括是否有土家族、土家族什么特征、怎么认定、是成立联合自治州还是单独自治州、州代表比例怎么定、州府设在哪里、州领导比例怎么定、干部比例怎么定、怎么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有的问题很尖锐很复杂,他都有能力一一化解,保证了自治州的顺利成立。
三是作风朴实深入。当时从长沙到吉首的路没有修通,要绕着走,有的路车都没法走,湘西各县的路就更艰苦了,他都坚持与大家一起,有时弃车步行。在湘西期间,他经常深入农村、田间,深入学校医院,深入居民群众,与他们当面交谈,从而掌握了大量真实情况,也赢得湘西人民的爱戴。一些群众说,有这样好的领导,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好。
四是民主务实。孟旭同志是高级干部,但一点架子都没有,平易近人,待人宽厚。在湘西访问当中,土家族一些话,知识分子一些话,很尖锐很挖苦呢,他都能听得进去,态度还很温和。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都力所能及的加以解决。在成立联合自治州问题上,如果没有这么广泛深入反复多次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如果不能耐心细致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是不可能这么顺利就成立了的。
五是关心同志。孟旭同志不仅抓工作好,而且很关心同志。有一次,在永顺参加完劳动,他还抽时间到两家看了看,看了看住的,看了看担子,看了看锅子,看了看他的酸菜坛子,那时候酸菜坛子还不少呢,土家族妇女说,我们买不到盐,吃酸的很重要的,我们给你带一点,孟旭同志说直接吃了,不要带了,工作人员带回来一点,在县里面吃了。1962年召开七千人会议,会前,我老伴犯了严重的心脏病,把她留在长沙的医院后,我去参加七千人会议去了。孟旭同志的爱人闫文同志到医院去看望,对医院的大夫说,齐书记的爱人在医院里,你们一定要安排好。那时我的两个儿子还小,赶到长沙去看护妈妈,闫文同志把两个孩子安排在招待所。等我开会回来以后,爱人的病好了,两个小家伙也很好。
六是谦虚谨慎。孟旭同志做事不爱声张,不计个人得失。1958年9月吉首大学成立,当时他发现这么大的事省里重视不够,就给教育厅提了意见,说这是全国第二个少数民族大县成立大学,你们怎么这么小气呢?结果来了很多领导,包括中央民委、中央统战部、中南民委以及省里的一些领导都来了,孟旭同志也来了。这件事在湘西影响很大,但他是悄悄干好事,现在连省志上都没写他的名字。自治州成立大会,也来了许多领导,但就是没有他的照片。按说他走在前面,而且他那时比较胖,应该有他的啊。我想这是他有意的突出民族团结,不显示自己。
“不要人夸好颜色,但求清气满乾坤”,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至今已有50多年了,孟旭同志离开我们也有24年了,但孟旭同志的音容笑貌、孟旭同志为湘西人民所作出的贡献,永远留在土家族苗族人民的心里。
作者是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