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曹天荣,布衣布裤布鞋,十分俭朴,一看就是个劳动妇女
袁老师很快就把文章写好拿来了。行文中叙述简洁,逻辑清晰,很说明问题,根本用不着我来修改了。
袁老师在文中写道:
“……1935年秋天,我和张露萍同在成都建国中学女五班念书,我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礼拜天,我俩常到成都风景最好的华西坝去玩,我们漫步在半月池边,畅谈人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交流个人的理想志愿。当时张露萍告诉我她的身世,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我父亲叫余泽安,是教书先生;母亲曹天荣,是个贤妻良母型的劳动妇女。我的大姐余家彦长得很漂亮,在崇庆县立女中念书时彼余安民看上了。余安民当时是暂编第一师师长,驻防崇庆。一个小县城里住一个师长,就是一个上霸王,势力大得很,有权有势有军队,谁敢不从?余安民要娶我大姐当三太太,父母起初不同意,迫于武力权势,不敢不应。大姐结婚后就搬进成都商业街余安民的公馆里去了。我的二姐出天花死了,我和三姐余家俊在崇庆县立女中念书,大姐从成都回娘家,向父母提议要接我们到重庆去上学,她说我们可以住在她家里,由她照顾我们并且提供学费。我们都乐意跟大姐在一起,于是就来到了成都,住在大姐家里,并考入了建国中学。这次谈话以后,张露萍约我到她家去玩,我第一次到商业街余安民的公馆去找张露萍,她拉着我去见她大姐余家彦,大姐问了我的住址,家里有几口人,我都一一回答了。大姐便拿瓜子和糖果给我吃。此后,我经常去张露萍的大姐家玩,大姐也拿我当小妹妹看待。每次去的时候,大姐和余安民生的几个孩子都叫张露萍‘四娘’,叫我‘袁姨’。家中的男仆女佣都随孩子称呼,叫张露萍‘四娘’,而称余安民的孩子为‘小姐’、‘少爷’。”
“余安民先后有四个老婆,共生了二十个儿女,都是按‘国’字辈排行的,如余国琳、余国琦、余国玉、余国缓等,而余泽安的孩子都是以‘家’字排行,张露萍原名余家英,她的三个姐姐依次为余家彦、余家秀、余家俊。张露萍和三姐移居成都大姐家后,由大姐提议改为‘硕’字排行,三人依次为余硕彦、余硕芬、余硕卿。
“1936年下半年,我去商业街余安民公馆找张露萍,正碰上她在哭泣。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说:‘余安民居心不良强娶了大姐,侮辱了三姐,还想打我的主意,我决不像姐姐那样听他摆布。’1937年上半年,我又去商业街余安民公馆找张露萍,又看见她在哭闹,三姐余家俊正在劝她。她对我说:‘余安民要想欺侮我,我用青花瓷瓶打了过去,我才不怕他呢!’这件事吵得很厉害,余家的佣人保姆都知道,却不敢说。自此以后,张露萍毅然搬出了余公馆,她的母亲也到成都来了。我到她们的新居去玩,看到了张露萍的母亲曹天荣,布衣布裤布鞋,十分俭朴,一看就是个劳动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