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惊床起 犹呼杀敌来
夜梦惊床起 犹呼杀敌来
新华社记者 党琦 朱磊 2006-3-12
60多年前罗将军曾与日寇血战疆场。至今想起日本鬼子惨不忍睹的暴行,老将军都会——夜梦惊床起 犹呼杀敌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罗维道和他的新四军弟兄仍在江苏张家岗与日寇殊死搏斗。
日军已经投降,但拒绝向新四军缴械。战事尚未结束。
如今,罗维道少将已90岁高龄。提起抗战胜利,老将军笑了。
“把鬼子装麻袋里扛上山”
“以前我没见过日本鬼子,只听说日本鬼子很凶残。”后来在京沪线镇江到南京段一个车站,他们打死10个鬼子,还剩了1个。那鬼子特别顽固,子弹已经打光,还用枪托打,拼刺刀。罗维道等三四十个人抓他一个。
“抓到以后,我们捆住他手脚,装进麻袋,叫五六个人抬到山里去。”老将军得意洋洋。
那是1938年,他是新四军一支队二团政治处副主任。清楚记得,京沪线下蜀车站有11个鬼子守着,他们白天已化装成农民侦察过。入夜,三个连一起行动,一个连守车站东头,一个守西头,还有一个连打鬼子,400多人围攻11个鬼子。
那一仗从晚上11时多打到天亮。日军武器先进,新四军人多,火力强。11个鬼子打死10个,活捉一个。那是罗维道打的第一仗。
“参加游击队就有衣服穿”
1915年9月9日,罗维道出生在江西井冈山脚下泰和县灌溪乡界溪村一个贫苦农家,家里穷得连裤子都没得穿。为挣一口饭吃,1929年2月,不满14岁的放牛娃罗维道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万泰游击队。
“参加游击队就有裤子穿。当时年纪太小,队伍不收,我就自己跟在后面走,到后来就收下我了。”罗维道说。
1937年10月2日,国民政府正式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湘赣、湘粤边区各游击队纷纷下山,开赴江苏与日军作战。年底,部队集中在安徽岩寺许庄和王庄,被编为新四军一支队二团。最初,罗维道任二团二营政治教导员。
“日本鬼子难打,顽固得很,装备又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山上或田间打游击,打日本人的汽车。
1938年配合武汉保卫战,罗维道部队奉命牵制南京兵力。在现在的中山陵、麒麟门附近,又打死十来二十个日本鬼子。
“我们化装成烧石灰窑的工人,坐在运石灰车上,去麒麟门。那还是当地大刀会帮我们找的车,每辆车上坐3个人。我们的人一共去了8个,每人都带着短枪。”
“下午,日本鬼子正在麒麟门训练新兵。练兵一结束,那些新兵就跑到老百姓家里去要酒喝,还嚷着要找花姑娘。我们手上端着枪,埋伏在老百姓家里。他们一靠近,我们8个人同时举起手中的‘快慢机’,一阵扫射!连发!”90岁的老人情不自禁站起身,模拟机枪扫射的情景,口中还发出“哇哇哇”的声音。
“陈司令救命哪!”
罗维道将军记忆最深刻的,是1939年底发生在江苏丹阳县贺甲村的一场血战。这场战斗罗维道亲自指挥,事先没得到上级许可。
当时,新四军在苏南已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日军集结湛江、丹阳、金坛三地兵力,合攻茅山。贺甲村的地理位置,就在金坛和延陵中间。
当时,罗维道还是一支队二团政治处副主任。那天他们正在开会,总结工作,突然一名老百姓闯进来:“陈司令!陈司令!救命哪!”
“陈毅司令不在,出了什么事?”罗维道起身问道。
老百姓一把抓住罗维道的手,潸然泪下:“新四军同志,救救命哪!日本鬼子开枪打老百姓哪!他们在贺甲村胡来,烧房子,抢东西。我的儿子,已经被日本鬼子打死了,我的女儿、我的母亲都被鬼子强奸到死……”
罗维道听得浑身乱抖,回头一看门口,站着几百个老百姓……
老百姓说有五六十名日军正在贺甲村,烧杀抢掠。罗维道心想,二营3个连,差不多500来人,再看表,下午5时半。天快黑了,对我方有利,于是一拍桌子:“打!”
“乡亲们放心!我们见了日本鬼子就杀!”命令刚下,整营怒不可遏的士兵已经冲了出去。
“弟兄们,跟他们拼了!”
二营士兵一冲进贺甲村,就看见横尸遍野。女尸一丝不挂,士兵们一边掩面而泣,一边替她们盖上衣服。
“那真是可怜哪!我头一次见那么多人被打死,死得那么惨!肚子都被剖开!头也被砍下来!日本人真是野人,惨无人道。他们不把中国人当人……没看过那个场景,是体会不到的……”大颗大颗的眼泪从罗维道脸上滑落。老人摘下黑框老花镜,用手背抹一把泪。
贺甲村是个大村子,守贺甲村的日军不止五六十人,少说也有七八十。后来团部下令,三营也赶来支援。这样,我方力量增加到1000多人。双方以农屋为掩体,打起巷战。贺甲村的老百姓也到战场上抬伤兵。
三营营长刘玉林只有19岁,血气方刚,恨日本人恨得牙痒,冲在前面。罗维道就在他身后的屋子里指挥战斗,离他十几米,亲眼看见一颗子弹从刘玉林的左胸打进去,沾着血从右背穿出来,落在地上。
鲜血飞溅,刘玉林当场死亡。
罗维道眼看弟兄死在日本人枪下,一时热血上涌,说不出话。几秒钟后,他眼含热泪,各种感情集结成一句怒吼:“弟兄们,跟他们拼了!”
士兵们眼见营长阵亡,悲愤难抑,个个冲上去跟鬼子拼命。罗维道追到门口,冲着士兵的背影大喊:“凡是被打伤的日本鬼子,补他两刀!让他死!不要他活!”
罗维道实在按捺不住,自己也红着眼睛冲杀。
日本人武器先进,火力猛,但我军士气高涨,前仆后继。打了一个晚上,消灭大部分日军。
几天后,日军拉尸体的大卡车来了好几辆。新四军也付出惨重代价,死了200多人。
事后,不仅无人责怪罗维道擅自出兵,全体将士还受到延安总部表扬。陈毅司令回来以后说:“人伤亡大了一些,但打了胜仗。”
66年后,罗维道将军坐在摇椅上,抽一张纸巾拭去眼角泪花,缓缓道:“战场上许多东西真是讲不清楚,上了膛的子弹不长眼睛,什么时候都是危险时刻。好多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都死在了战场上。想起这些,不管过了多少年,都难以释怀。”
同样令罗维道无法释怀的,是贺甲村那场血战前看到的血腥画面。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