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敬宜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96997518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1月13日

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

发布时间:2010-11-14 01:17:4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新华网上海频道5月12日报道:这几天,在清华大学新闻网的“本周新闻排行”上,一篇名为《一份值得推介的农村调查报告》的教师评语始终高居榜首,点击率和网友回复率颇高。评语的作者是人民日报原总编辑、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而他推荐的则是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李强写的长篇调查报告《乡村八记》。

    据12日出版的《文汇报》报道,范敬宜院长之所以如此高度评价一份大学生写的调查报告,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这篇报告让我看到当代大学生勇于实践的精神,也看到他们肯沉下去了解国情的积极性,使我对大学生充满信心。”

    据了解,这篇《乡村八记》是李强同学利用假期时间,经过对晋中农村地区的调查以后完成的,文中记录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教育、文化、卫生、选举等问题。

    范敬宜院长在评语中写道,“报告通篇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又不回避当前农村出现的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在揭示农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时,不是单纯的指责和抨击,而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指出问题的由来和发展。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个人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尽管不一定成熟),因此令人信服。”

    范敬宜认为对当代大学生要有一个全面的估计,应鼓励大学生投入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 “我经常对学生们说,年轻人不要只盯着眼皮底下0.5平方公里,应该放眼960万平方公里。”

    “懂国情才有底气。”范敬宜说,当代大学生有许多技能优势,如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外语等,“如果说这些技能是‘武器’,那你在操作时必须有底气,否则容易偏离靶心。”

    谈及《乡村八记》的“聪明”之处,范敬宜说,他十分欣赏大学生李强实地调查加历史考证相结合的方法。“他在调查中认真阅读了大量当地的历史资料,这种方法很科学,也使得这篇报告更加有血有肉。”

    范敬宜认为,这份大学生调查报告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在学校长期强调实践教育熏陶下的一个有益成果。“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当时也许会非常激动非常有感触,但也可能仅此而已。”范敬宜认为,如何把实践中的这份“激动”延续下来,让大学生在了解国情后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眼界更值得关注。“也许偶尔几次社会实践并不一定能改变什么,但我相信那句俗语:‘下雨就有露水’。”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